English

一、创建发展期(1910-1945)

浙江农业教员养成所于1910年9月成立,租赁杭州市马坡巷为所址,它是浙江近代农业教育的发端,也是农学系的前身。当时招生100名,培养了浙江省第一批中等农业教育人才。1912年,浙江农业教员养成所改名为浙江中等农业学堂,设三年制的农学科,1913年冬,学校改称浙江省立甲种农业学校,设农学科。1924年秋,又改称浙江省公立农业专门学校,设农学科。1927年8月,国立第三中山大学劳农学院正式成立,下设农艺、森林、园艺、蚕桑和农业社会等五个学系。

    1928年4月,国立第三中山大学更名为浙江大学,同年7月更名为国立浙江大学,农艺系隶属于国立浙江大学农学院。这时的农艺系为大学本科四年教育,许罗云、于旷、王立青、王善铨、卢守耕、金善宝、徐陟、冯紫岗、孙逢吉等老一辈农学家和农业教育家们先后在农艺系任教,使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逐渐形成了具有农学特色的教育、科研和生产应用体系。1929年,培养出首届农学士。彭先泽编著的《稻作学》、金善宝编著的《实用小麦论》成为我国最早的农科大学教材。同时开展了水稻、小麦、棉花等作物的科学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934年,农艺系随农学院一起,从杭州笕桥迁至华家池,基础课程由浙大文理学院的教师讲授,教学质量有了进一步提高和保证,为学生打下了较深厚的理论基础和较宽博的专业知识。1936年,竺可桢任浙江大学校长后,礼聘许多著名教授、学者来校任教,倡导爱国主义,弘扬求是精神,使农艺系的学风更浓。农艺系成立了全国最早的作物学会,经常开展学术报告和学术交流;还建立了全国第一个作物标本区,促进了教学和科学研究。

    抗战爆发后,学校西迁。农艺系师生与全校师生一起进行文军长征,经历从杭州到建德、从建德到江西吉安、泰和,从泰和到广西宜山,从宜山到贵州遵义、湄潭、永兴的四次搬迁,克服重重困难,保存了教学和研究的队伍。1940年学校迁居贵州,当时农艺系建在湄潭县城西郊的贺家祠堂,设有实验室,稻、麦、棉等研究室。四周是租用的200亩农场,有山有水,风景秀丽,环境清静,虽然生活清苦,办学条件很差,但学风纯朴严谨,教师认真教学,诲人不倦,对学生严格要求。卢守耕、孙逢吉 教授在艰苦条件下,分别编著了《中国稻作学》和《棉作学》两本数十万言的教材,后来出版成为我国作物科学有影响的专著。农艺系在师生们的共同努力下,教学、科研均取得很大成绩,培养了大量人才。1937-1945年间,毕业学生108人,其中相当一部分成了我国知名的农学家和农业教育家,如朱祖祥(1938年6月毕业)、杨守仁(1937年6月毕业),陈锡臣(1939年6月毕业)等。同期农艺系毕业的还有过兴先(1938年)、盛家廉(1940年)、汪丽泉(1942年)、林肇荫(1942年)等,他们均是有著名的农学家。西迁遵义、湄潭的经历,哺育了这一代学人,也在异常艰辛的条件下,为国家造就了一批农业专门人才。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