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新闻动态

蒋立希教授实验室报道夜间高温导致油菜含油量下降的分子机制

编辑: 时间:2018-03-08 访问次数:379

 201829日,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在线发表了浙江大学作物科学研究所蒋立希教授课题组有关夜间温度对油菜籽油脂积累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论文(Effect of high night temperature on storage lipids and transcriptome changes in developing seeds of oilseed rape)。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热带与亚热带地区夜间气候上升相比白天气温升高更加明显,然而,有关夜间温度对菜籽油脂积累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人们知之甚少。这项研究在夜间生长温度受到严格控制的情况下,比较了夜间气温变化对种子含油量形成与脂肪酸组分的影响。研究表明,夜间高温显著地引起种子含油量的下降,并且导致硬脂酸(C18:0)与油酸(C18:1)的相对比例降低,而亚油酸(C18:2)与亚麻酸(C18:3)等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比值升高。种子转录组分析表明,夜间高温下调了赤霉素传导途径上的负向调控因子(DELLA基因)的表达,使得种子内源赤霉素信号增强,并导致脂肪酸β-氧化途径基因、乙醛酸循环途径基因显著上调。两年两点田间试验表明,喷施抑制赤霉素合成的生长调节物质,能有效地抑制夜间脂肪酸的分解,从而提高油菜种子含油量。课题组博士研究生周龙华为改论文第一作者。


全文链接:https://doi.org/10.1093/jxb/ery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