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童一家” 第三期茶艺精修系列课程 红茶主题研修班 已开始报名

编辑: 时间:2025年07月01日 访问次数:26

浙江大学“童一家”茶学培训中心自2016年10月至今,已完成5期乌龙茶主题研修,7期黑茶(普洱茶)主题研修,5期绿茶主题研修,5期红茶主题研修,6期白茶主题研修班,3期黄茶与再加工茶主题研修班,获得社会各界茶友的广泛支持与认可。

为满足更多茶友的学习需求,浙江大学“童一家”第三期茶艺精修系列课程——红茶主题研修班现再次招生,学习时间为2025年8月16日至8月22日,主要学习内容包括且不限于:红茶的历史与发展、加工技术及工艺进阶、加工中茶叶的化学变化、红茶品饮与人体健康、各地区知名的代表性的红茶审评,以及产区代表茶样审评等。


1.  培训时间 2025年8月16至8月22日

2.  培训地点 浙江大学茶学实验基地(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

3、颁发证书:完成课程学习并考核合格颁发浙江大学继续教育结业证书

4、招生名额:每期40人  (小班化教学充分确保教学质量,少于30人延迟开班)

5、培训费用:4800元/人/期(食宿自理)此项费用包含报名费、授课费、审评及练习茶样消耗费等。

6、报名条件:主要面向茶艺茶业相关工作人员及红茶爱好者。参加过浙江大学“童一家”茶艺相关培训课程者优先。

7、报名流程:添加老师微信获取报名表→填写发老师→审核通过后加入预报名微信群(正式报名缴费时优先考虑已预报名的学员)


        老师联络方式(同微信号): 吴老师-15158022335     余老师-15888810663 


浙江大学茶学实验基地位于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占地约141亩,上世纪60年代中期在浙江大学茶学系老一代茶人教授的辛勤开垦耕耘下,建设为茶学科研、教学、实习实践的基地,有专业的育种大棚、茶树种植资源标本园、几十个茶树品种的品种园、加工设备的教学用茶叶加工车间、光伏示范茶园等。

基地距离浙大紫金港校区仅25公里。多年来,作为“浙江大学茶学实验基地”而为茶学本科教学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本科实习素材,为建立示范性教学基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自2020年起,茶学系把这里改造成茶学培训基地,已改造的教学楼拥有专业设备的理论教室、茶叶审评教室、茶艺教室等。

 


师资介绍

童启庆

浙江大学茶学系教授,博导。著名茶学者、茶事活动家,童一家茶艺创始人。

曾任原浙江农业大学茶学系主任

中国茶叶学会副秘书长

浙江省茶叶学会副理事长

现任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顾问等

长期从事茶学教学和科研,主讲过十余门课程,主编全国统编教材《茶树栽培学》;培养了国内外硕士生和多个方向的博士生;主持多项省级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曾获科技成果进步奖,并多次在国际会议上交流,曾出访日本、韩国、德国、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台湾。1980年以来,致力于茶文化领域的研究和开拓,在国内率先组建茶道教室,最早开展国内外茶道培训及茶道表演等。出版多部茶文化影像制品以及《习茶》、《生活茶艺》《影像中国茶道》《图释韩国茶道》和主编茶艺师培训教材。2016年9月荣获中华优秀茶教师终身成就奖。

  

王岳飞

茶学博士、教授、博导,国家一级评茶师。浙江大学茶学学科带头人,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所长。

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

全国首席茶科学传播茶学专家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浙江省茶叶学会理事长

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奖状、首届中国茶叶学会科技成果一等奖、首届中华茶文化优秀教师、浙江大学永平杰出教学贡献奖(100万)、首届中国杰出茶人、首届国际杰出贡献茶人奖获得者。

  

  

汤一

浙江大学茶学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浙江大学茶学系茶叶经济与文化教研室主任:兼任龙泉市人民政府茶叶产业首席专家。

从事茶叶加工专业教学近三十年,积累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在茶叶审评方面有着深厚的功底。先后在省级以上专业科技刊物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出版专著《茶品》,参编《中国大辞典》和《中华茶文化》等著作。2016年在云南普洱茶学院挂职任副院长一年,对全国各类茶的品质特点有较为深入全面的了解和把握。

顾志雷

浙江大学茶学系资深评茶教师,从事茶叶加工、茶叶审评教学及科研工作三十余年。具有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实验师、国家一级评茶师、浙江省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

郭昊蔚

浙江大学茶学系实验师,国家一级评茶师。主要从事茶叶加工与品质管理的相关研究,参与《茶叶感官审评方法》等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多项制作。

  

毛丽丽

国家一级茶艺技师;2006年全国首届茶艺职业技能大赛铜奖获得者。

师从童启庆教授学习茶艺多年,系浙大“童一家”茶艺培训资深茶道老师,现担任浙江大学大学生茶艺队教练,杭州玺如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


  

浙江大学 “童一家”茶类精修班培训

常年接受预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