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中央一号文件“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的战略要求,推动棉花种质资源创新与精准育种技术深度融合,2025年5月16日“棉花精准设计育种研讨会暨棉花芯片育种西湖学术论坛”在浙江杭州召开,大会以“科技赋能农业,精准育苗未来”为主题,由浙江大学农业生物技术学院主办,现代种业研究所承办,Crop design期刊协办。张献龙院士、张天真教授、马峙英教授、李雪源研究员、余渝研究员、严根土教授、胡艳教授等国内棉花遗传育种领域顶尖专家,以及来自全国30余家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的100余位代表参加了本次大会。会议围绕棉花遗传育种前沿技术、生物育种挑战与产业化应用展开深度探讨,为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开幕式致辞与领导讲话
浙江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泮进明部长作开幕式发言。他指出,棉花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既是保障纺织工业的“生命线”,也是促进农民增收、维护边疆稳定的“压舱石”,浙江大学一直高度重视作物学科的发展。他回顾了浙江大学棉花育种工作历史,从棉花遗传育种家季道藩先生,到长绒棉之父陈顺理,从朱军老校长到现在的棉花育种团队,浙大棉花育种终站在农业科技的前沿。希望此次会议能够有助于棉花育种专家进行深度交流,共同推动棉花育种领域的研究从理论走向实践!
泮进明科学技术研究院农生环科研部部长在棉花育种会议上讲话
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周艳虹副院长代表学院对各位棉花届代表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棉花精准设计育种团队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她介绍了浙江大学农学院的发展历程,学院坚持以“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为指导方针,汇聚一流人才,建设一流学科,作出一流贡献,近几年在学科建设方面成果斐然。她还指出,张天真教授领衔的浙江大学“棉花精准育种设计”团队,是一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棉花育种团队,长期致力于棉花基因组学、分子遗传学、育种学等应用基础研究,团队深耕于棉花精准育种与产业化,为中国棉花人工智能育种提供了重要基因资源,为我国棉花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周艳虹副院长在棉花育种会议上讲话
专家报告
本次大会邀请七位专家作特邀报告,报告内容涉及棉花产业现状、棉花生物育种研究现状、育种技术发展、生物芯片等多方面。
华中农业大学张献龙院士在大会上作题为《棉花生物育种研究现状与发展展望》的报告,详细梳理了我国棉花生物育种的科研进展与技术突破,强调基因组学与基因编辑的核心作用,同时指出当前挑战与未来智能化、精准化育种的战略方向,为保障国家棉花产业安全提供科学支撑。
华中农业大学张献龙院士做大会报告
浙江大学张天真教授系统阐述了棉花全基因组选择育种的理论框架与技术应用。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团队解析了陆地棉、海岛棉等四倍体棉种基因组,揭示了结构变异与农艺性状关联性。团队与金丰源种业等合作,设计多亲本杂交改良方案,并搭建大数据云平台(ABC Platform)推动智能化育种。未来计划通过基因编辑与AI预测模型,进一步优化多性状协同改良,为棉花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浙江大学张天真教授做大会报告
河北农业大学马峙英教授针对我国棉花育种技术滞后问题,提出涵盖基因组组装、种质资源鉴定、基因功能解析、基因组选择、基因工程(转基因/编辑)及快速加代育种的6G技术体系。通过6G技术体系的应用推动育种从传统经验向智能化跨越。
新疆农垦科学院余渝研究员详细介绍了新疆兵团棉花生产现状,新疆作为我国棉花生产的核心区域,凭借技术创新与高效机械化体系,占据全国棉花产量的三分之一。其发展历程历经三次技术革新,首创“密、矮、早、膜”技术、推广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构建精准植棉全程机械化技术体系。未来新疆兵团棉花生产将进一步需聚焦生物育种、智慧农业、绿色防控及产业链智能化升级,巩固新疆棉花的战略地位,助力国家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
新疆农业科学院李雪源研究员从棉花产业发展的角度,指出新疆棉花产业发展虽然成效显著,仍面临经济贡献度低、技术创新不足、资源利用率低等挑战。科技创新成为关键驱动力,需推动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绿色防控等前沿技术的应用,以实现产业链自主化、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
浙江大学胡艳教授重点介绍了浙江大学综合多年研究成果,设计开发的“棉花1K液相芯片”。该芯片整合了1000余份陆地棉重测序数据的高多态性位点、功能基因标记及转基因检测位点。该芯片具有操作灵活、准确可靠、成本低廉的特点。此款芯片可用于分子标记辅助回交育种、多基因聚合育种、种子纯度检测、转基因成分鉴定、杂合体鉴定等。据了解,浙大棉芯系列芯片自推出以来,在实际育种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中国农科院棉花所严根土研究员分享了他30多年的棉花育种经历,多年来推动分子设计育种,培育的“中棉9001”在盐碱地表现优异,增产显著。他还鼓励青年育种工作者深化科研合作,培育突破性品种,服务农业可持续发展。
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博士后李宜谦详细介绍了中国棉花育种的遗传基础以及ABC(Advanced Breeders of Cotton)平台,利用ABC平台可进行精准改良亲本的选配,提升育种效率。
签约仪式
大会期间还举行了关于“浙大棉芯1K育种芯片”的签约仪式。在签约仪式上,博瑞迪与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棉花育种团队达成战略合作,将共同推动棉花1K育种芯片的育种利用。 据了解,浙大棉芯系列芯片自推出以来,在实际育种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通过对棉花来自不同棉区的核心育种群体的应用,芯片经过了严格的验证,检出率超过99%,分型一致性良好,准确性高。这一技术的推广,为我国棉花种企和科研单位提供了一个低成本、高效、灵活的育种工具,将大大缩短了育种周期,降低了育种成本,提高育种效率,推动全产业链育种落地,提升了整体产业的竞争力。
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与博瑞迪作物事业部高雪飞总经理进行棉花1K芯片签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