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院召开高质量发展战略咨询会暨“神农大讲坛”115周年院庆专题学术报告会

编辑: 时间:2025年01月15日 访问次数:30

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国农业科技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更高标准做好“十五五”规划预研、更高质量推进学院优秀学科建设1月12日,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召开高质量发展战略咨询会暨“神农大讲坛”115周年院庆专题学术报告会。朱玉贤院士陈剑平院士胡培松院士、喻景权院士何祖华院士等毕业于浙大农学院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学院优秀学科建设发展问诊把脉、指引方向 

与会院士们对农学院及学科发展现状进行了研讨,对学院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就学院在学科方向、人才队伍、有组织科研、学术评价等方面提出了具有指导性的意见建议。

与会院士们建议,深化系统谋划,进一步明确学科战略定位,瞄准国家重大战略和社会需求,开展前瞻性、前沿性、系统性研究加强团队建设,培育高素质教师队伍,做优教师发展“软实力”要夯实有组织科研,聚焦大项目、大产业,强化学科发展“硬支撑”要突出辐射引领,打造具有特色优势的标志性成果,为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抓核心破短板,进一步提升学科声誉探索形成符合学科特色的社会影响力

校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叶恭银代表浙江大学向院士院友们对学院建设给予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他指出,面向“十五五”崭新篇章,学院如何进一步继续发挥多学科综合优势、积极推进学科建设,是学院需要深入思考的主题。希望与会院士专家为浙大农科的发展把脉定向、建言献策学院将在各位院士专家的倾心指导、倾力帮助下,进一步凝练学科未来发展方向,为更好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奠定更为坚实稳固的基础。

方磊、师恺、陈云分别代表作物学科、园艺学科、植保学科围绕学科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平台建设等放方面介绍了学科建设进展,深入分析了学科发展中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

农学院全体班子成员、学科负责人、系所负责人、科室负责人等参加会议。学院党委书记吕黎江在总结讲话中表示,此次战略研讨会的目的是要明晰学院下一步的发展目标和战略举措,为“十五五”良好开局打下基础。下一步学院将汲取各位专家学者宝贵建议,从顶层设计出发,高质量推进教育、科技、人才统筹发展,以更加奋进的姿态迎接新征程。会议由农学院院长孙崇德主持。

下午,“神农大讲坛”115周年院庆系列学术报告会在A110报告厅举行。

陈剑平院士作题为“关于新时期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思考与实践”的学术报告。他围绕如何建设优秀的科研团队、如何成为优秀的团队带头人、如何成为优秀团队成员以及如何管理科研团队四个方面,深入剖析了取得重大科技突破的内在规律。他强调,科研团队需充分利用团队创新潜能,聚焦于大项目、大文章、大数据、大成就,致力于做大学问、做真学问。

胡培松院士作题为“农业科技创新前沿热点”的学术报告。他深入剖析了中国农业科技的发展现状,指出科研学者需从固化思维转向批判性思考,确保农业科研工作的原创性、前瞻性及引领性。胡院士以详实的案例对农业科技创新前沿热点进行了深刻的阐述,并就农业科学突破机遇及未来发展提出了思考和展望。

朱玉贤院士作题为“棉属特异性复杂折叠胚发育机制与农业应用”的学术报告。他系统介绍了棉花基因组研究的最新进展,详细阐述了棉属特异性复杂折叠胚的精细调控机制,并介绍了双子叶植物胚胎发育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前景。他指出,天然棉纤维具有巨大经济价值,深入探究棉属特异性复杂折叠胚发育机制对提高棉纤维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何祖华院士作题为“作物抗病的免疫激发和免疫抑制调控网络”的学术报告。他阐述了水稻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在病虫害控制方面面临的挑战,介绍了团队在稻瘟病等水稻主要病害的研究,详细讲解了作物抗病的免疫激发和免疫抑制调控网络机制,分享了广谱抗病基因的克隆、功能及机制解析,以及抗病基因的驯化和育种应用等前沿研究成果。

互动交流环节与会师生踊跃提问气氛热烈农业生命环境学部副主任陈学新教授主持报告会。

 

此次会议正式拉开了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115周年院庆系列活动的序幕,学院将以此为新契机、新起点,更深层次地凝聚起农科学科建设的强大合力,以传承创新推动学科建设水平跃升至新的高度,为农业强国建设贡献应有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