攥紧中国种子 ,浙大农科奋进正当时!

编辑: 时间:2022年04月12日 访问次数:51

“种子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

4月10日下午

习近平总书记赴三亚市考察

走进了崖州湾种子实验室



崖州湾实验室通过搭建公共科研平台

凝聚全国各科研机构、高校之力

共同实现南繁产业集群发展


图片

破解科技难题

高校责无旁贷

浙江大学深度参与崖州湾实验室建设

与海南省政府共建海南浙江大学研究院

为国家输送急需的高水平创新人才


图片

自2020年起

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启动浙江大学“海南专项”计划

依托和服务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

输送、培养70余名研究生

赴海南基地开展育种、制种专项研究


学院10余名“候鸟”科学家

主动奔赴海南基地

对接产业发展需求

开展科学技术攻关和成果产业化推广

服务种子创新和种业发展







图片

种源要做到自主可控

种业科技就要自强自立

习近平总书记来访当天

海南浙江大学研究院博士后

农学院张天真教授团队的李军

也在现场感受到了热烈氛围



 “我们团队以棉花等南繁作物

以及海南特色经济作物为研究对象

进行基因组、转录组、蛋白组和代谢组学等研究

构建南繁作物的全基因组遗传变异图谱

搭建热带作物基因组选择育种平台和作物转录组等组学大数据分析平台

开展一系列包括

育种进度加速、品种定向改良

种质资源数据库构建等精准育种研究

致力于开发出一批有特殊利用价值的

种质资源、基因和产品


图片

聚焦种业领域全产业链科技创新平台

筑牢现代种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安全屏障

据 “海南专项”博士研究生

农学院武亮教授团队的洪哲源介绍

团队从事的是

功能特色型水稻育种和基因组设计育种研究

依托科研配套服务平台

致力于揭示水稻在低镉、优质、抗逆、抗病虫、广适性强等重要农艺性状的分子调控机制

不断聚合水稻各种优异性状

使水稻新品种培育工作实现新突破


图片

弘扬袁隆平等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精神

十年磨一剑 久久为功

“海南专项”硕士研究生

学院唐桂香副教授团队的李建飞

正在从事大豆抗性品种筛选方面的研究

 “通过研究工作

为端牢中国饭碗提供微不足道的力量

我倍感自豪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相信在众多科研工作者的不懈奋斗与努力之下

我国粮食安全一定能最大限度的得到保障”


图片

攥紧中国种子

端稳中国饭碗

农科师生使命在肩

南繁精神代代相传

文 | 吴旻

图源新华社、浙江大学、海南浙江大学研究院、各科研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