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杨文君赴悉尼大学参加青年领袖项目

编辑:admin 时间:2017年03月06日 访问次数:793

    2017131日至217日,我参加了澳大利亚悉尼大学为期近3周的短期交流项目YLP (Young Leaders Program: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项目围绕澳大利亚和全球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领域面临的重大挑战,设置了相应课程,比如澳大利亚历史文化、可持续的能源资源、环境与公共健康、可持续性的城市规划等。项目内容旨在帮助学生提高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提升跨文化交流意识,培养领导技能。在交流期间,我们与来自北大、清华、复旦和交大的同学一起上课互动、团队协作完成小组展示。

项目近三周的大致安排是工作日白天上课,每周一天安排户外参观,周末及晚上自由活动。交流期间,我们聆听了各个研究领域教授精彩纷呈的授课,还前往南威尔士州的农场(Calmsley Hills farm)、植物园、悉尼奥林匹克公园、蓝山、土著文化中心(Waradah Aboriginal Centre)等地进行了参观学习。游历中,农场如何控制放牧数量,如何进行用水管理;植物园野生植被的保护,研究室中种子的保存、研究、培育;奥林匹克公园建筑的节能设计,园区的垃圾迁移处理历史和红树林……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让我感受到澳大利亚的地区文化特色,对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前沿理念也有了更多认识。

悉尼大学的课堂,学习氛围较为轻松,讲师在教学过程中更注重学生的思考和提问。这大概就是西方较为重视的互动教学模式,这样无疑对学生独立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很好的锻炼和提高,学生能被充分地调动积极性,参与到课程的主题中,去思考,去领悟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因为参与项目的学生不限专业,在学习过程中会发现不同专业间在环境问题上确实可以取长补短,交叉融合,也极大的拓宽了我的视野。遗憾的是这段时期是悉尼大学的假期,没能与当地的学生们共同参与到大学课堂,完整地学习一门课程。

Dr. Gerry Bates作为环境法领域的知名教授,给我们由浅入深进行讲解,介绍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下,环境法制定的具体要求、法律体系上的三权分立、政府和法院的角色、公民如何行使自己的权利。这对我来说是从一个较为陌生的角度去重新认识环保,也让我意识到,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并不是单凭一人或者某一非政府组织的力量就能够完成的,要实现具有意义的目标,政府和整个国家通力合作,每一个公民都参与其中,才能取得最终成效。

在项目的最后一周,学生们需要利用这段时间课堂涉及的一些知识,从生物多样性、能源、公共健康、浪费现象、水资源等五个主题选取一个方向针对某一问题推行解决措施。我们小组由2名浙大、2名复旦、1名交大的同学组成,我们聚焦于当今我国和澳大利亚的能源问题,查阅各项资料和翻阅相关文献后,系统讨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解决方案的设计等,最终敲定以电动汽车作为我们本次展示的实际行动突破口,来深入探讨如何推行电动汽车的使用以及其对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最终成果汇报邀请了全体项目负责人以及医学院的于斌老师出席并担任评委。我们小组五人以师生在课堂上课和互动的形式汇报成果,并逐一解答了评委老师和同学们针对我们的推行计划提出的疑问。期间其他各组的精彩展示也从不同角度详述了各具亮点的环保项目,如湿地保护、生物入侵、水循环系统、手机回收计划等内容。

在澳大利亚的生活中,我体会到了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校园中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师生,走在悉尼街头,耳闻及所见也是包罗万象的全球美食、琳琅满目的特色商铺、色彩斑斓的鸟类驻足脚边。此间正值中国春节,因为大量华人移民和游客的缘故,悉尼的大街小巷也充满了中国年味,红灯笼、新春祝福、鸡年挂饰……此外,我们一行几人利用周末来到了墨尔本,参观了墨尔本大学,领略墨尔本市区的特色建筑,感受中国元宵节在维多利亚集市的盛况,以及大洋路上自然所作的鬼斧神工之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