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所研究生团队赴日本京都造型艺术大学学术交流

编辑:admin 时间:2014年06月30日 访问次数:3185

日本著名景观设计大师佐佐木叶二(SASAKI YOJI)教授去年访问农学院进行学术交流以来,园林研究所一直与日本京都造型艺术大学保持密切联系。经过双方商议,园林所8名学生于618日飞赴日本,进行为期8天的学术交流,期望为双方长期的交流合作打下基础。
行程中,研究生团队探访了日本知名庭院和公园。在大阪,团队朝拜了日本佛教最早的寺院四天王寺,它被佛教徒们视为大阪的佛教祭坛,每年都有诸多活动在此举行;还参观了历史悠久的大阪城,它由雄伟的石墙砌造而成,登上高五层八阶的天守阁,可以�望整个大阪市。奈良的春日大社,是世界文化遗产,最著名的表参道是以一座红色鸟居为起点,两侧是高耸的杉树及白桦树的原生林,其内还有2000多个捐赠的大小石灯笼,以及隐身在林间的奈良鹿;明治时期修建的依水园则是一座非常别致的经典名园,由前园和后园两个意趣不同的部分组成,其中的后园可以说是荟萃明治时期庭园建造技术的杰作。在东京,日本皇居的精致及大气让团队颇为震撼,明治神宫则让大家了解了日本的祭祀文化,都立小石川后乐园带给大家安宁、清静之感,是典型的日本都市绿洲的做法。
在京都的三天时间里,团队拜访了京都造型艺术大学,佐佐木叶二教授还安排了特别讲座,从实际案例出发,阐述了他的造园理念,教授很注重日本传统庭院与现代庭院的融合,重视细节及人性化的处理,强调了庭院与建筑间如何自然的过渡……种种这些思想及理念都让一行人受益匪浅。双方学生也互相介绍了各自的设计作品,并就各自设计理念交换了想法,学术交流气氛浓厚。
讲座交流之余,佐佐木教授带大家参观了京都几处代表性的庭院,并解答了许多问题,京都诗仙堂是德川家的家臣石川丈山为隐居而营建的山庄,是体现日本庭院受中国传统文人趣向影响的一个典型: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诗书自娱,山水相悦。修剪的杜鹃花环绕在庭院四周,庭院中点缀着百花,遥远的街景隐约可见,藤蔓与枫树等各种树木协调辉映,使得初夏的庭院亦仙,亦禅,亦儒。京都大德寺高桐院,这座被称之为“枫之庭”的枯山水庭园,以连成一片的苔藓与枫树和坐落在苔藓之中的一个悄无声息的石灯笼,体现日本禅宗的精髓。其内没有白砂,没有岩石,却体现了日本枯山水的意境。龙安寺则以石庭而闻名,是日本庭园枯山水的代表之作:在寺庙方丈前一片矩形的白砂地上,分布着5组长着青苔的岩石,此外别无一物,不见一点泥土,无论从任何角度看,都会有一块岩石隐藏。石组以苔藓镶边,往外即是耙制而成的同心波纹,同心波纹可喻雨水溅落池中或鱼儿出水。看是白砂、绿苔、褐石,但三者均非纯色,从此物的色系深浅变化中可找到与彼物的交相调谐之处。
经过几天的接触,佐佐木叶二教授表达了与我院园林学科长期合作、定期交流的强烈意愿,同时希望未来会有更多两校学生间的交流及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