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下午,农学院代表团围绕金德水书记的开幕词、吴朝晖常务副校长的学校工作报告、邹晓东常务副书记的教代会、工会工作报告和提交大会讨论通过的四个重要文件,就如何全面落实“六高”强校战略,坚持内涵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和完善现代大学制度、推进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气氛热烈、融洽。学校党委常务副书记邹晓东、校工会常务副主席楼成礼、校基建处处长李友杭参加讨论会,听取代表们的意见和建议。农学院代表团团长赵建明主持会议。
代表们一致认为,金德水书记提出的“培育时代高才、构建学科高峰、打造科研高地、汇聚名师高人、积累文化高度、探索改革高招”的“六高强校”战略,是科学发展观在学校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对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具有高度的指导性。吴朝晖常务副校长的学校工作报告提出了坚持内涵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思路与举措,报告实事求是、目标明确、富有创意、催人奋进。我们要进一步坚定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发展道路,全面实施“六高强校”战略,认真落实“师生为本”理念,扎实推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
邹晓东常务副书记指出,目前学校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期。四校合并所产生的红利已基本用尽,“211工程”评估、一级学科评估、“2011计划”申报等方面的不理想结果,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当务之急是如何坚持内涵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内涵发展必须落实到具体的实践中去,要实事求是地抓好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要进一步推动院系的自主发展,加大院系自主权。农学院一直是学校的“五星”学院,希望农学院成为自主发展的龙头。本次“双代会”是落实教育部32号令、推进学校民主管理的重要会议,有助于完善现代大学制度。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内涵是“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要通过学术委员会、教授委员会,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稳步推进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在谈到学科建设时,代表们一致认为,对我校学科建设的水平应作出准确的评估。在2012年的第三次一级学科评估中,我校各学科的地位令人担忧,农业相关学科尽管表现不俗,但总体水平也呈现下滑趋势,对此必须引起高度警惕。建议学校根据各学科的实际情况,分门别类实施学科“造峰计划”与“提升计划”,在政策、资源配置等方面给与重点支持,重振浙大学科雄风。要特别注重提高学术声誉这一软实力,为此,要应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广大教师对学校的内部认同感,增强凝聚力,使广大教师在各个场合都能正面宣传学校改革发展成果,达到家和万事兴;要加大对教材编写的资助力度,努力编写出高水平的教材,扩大在青年学生中的学术影响力,为提升学术声誉奠定坚定的基础。代表们建议学校在华家池校区土地置换之后,利用土地出让金设立“构建一流农业学科”专项经费,反哺、支持农业学科建设。
在谈到人才队伍建设时,代表们一致认为,人才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核心,学科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目前农学院各学科普遍存在高端人才缺少,教师队伍规模偏小,年龄结构不尽合理等问题,切实做好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刻不容缓。但学院层面在人才引进方面存在严重掣肘。代表们建议:给学院以一定的人才引进自主权和学术评价权,使学院能依据学科特点,确定引进人才标准,真正实现差异发展;为国家优青、特聘研究员及高影响因子论文作者单列职称晋升名额,使之能顺利、及时晋升职称;设置相应的计划,资助骨干教授到世界一流大学去进行合作研究和进修。
在谈到人才培养时,代表们一致认为,人才培养是大学的基本使命和中心工作,要坚持办学以教师为本,育人以学生为本。建议学校在本科教育模式上改“大类招生、通识培养”为“专业招生,大类培养”,在学生管理模式上改“一纵多横”为“学院一贯,多方协作”,确立专业学院、专业教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中心地位。建议学校改革应用生物科学大类招生方式,将其中授农学学位的9个专业独立为一小类在提前批次招生,将专业确认范围限定在农科9个专业内进行。
紫金港校区校内教学科研基地建设是代表们讨论的热点话题。代表们一致认为,校内教学科研基地是农业学科建在大地上的实验室,对农业学科科研和教学具有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涉农学院整体搬迁紫金港校区后,校内实验基地建设滞后,具体表现为:大田作物试验用地严重不足;现有试验地质量较低,无法完全达到科研试验要求;各类大棚、温室、网室面积无法满足需求;校内本科教学实验用地严重缺失。建议学校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紫金港校内实验基地建设,加强规划、加大投入,加快建设进度。要进一步明确校内教学科研基地的定位,降低不合理的收费标准,切实为教学科研工作服务。
在谈到专业学院所面临的财务压力时,代表们普遍表示忧虑和不解。以农学院为例,整体搬迁紫金港后,水电费激增,又面临巨额的公用房收费,加上物业管理费,学院每年在上述几方面的交费金额可能要达千万之巨,不堪重负。代表们建议学校对上述收费通盘考虑,对财务体制进行综合改革,制订科学合理可持续的收费和交费政策,使努力工作、健康发展的学院免去破产之虞。学院、学科毕竟不是经营单位,学校有责任、有义务、也应有能力为教学科研创造良好的条件。
在讨论过程中,代表们纷纷表示,学校将关系广大教职工切身利益的四个重要文件提交双代会讨论通过,是贯彻落实教育部32号令的重要举措,对于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推进依法治校和民主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代表们就四个重要文件的具体内容也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