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上午,浙江大学茶文化与健康研究会成立大会在紫金港校区临水报告厅举行。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原浙江省政协主席周国富,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浙江省九届政协副主席徐鸿道,中国科学院院士、原浙江农业大学校长陈子元,浙大党委副书记邹晓东,副校长罗卫东,浙江大学发展委员会副主席黄书孟等出席大会。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和浙江省茶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原浙江省政协主席刘枫和浙江大学发展委员会主席张浚生分别为研究会题词。大会由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楼成礼主持,共有200多名师生员工参加了本次大会。
“在高等学校成立茶文化与健康研究会有着特殊意义。浙江大学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茶学科又是在全国响当当的王牌学科,希望浙江大学能为复兴茶文化、振兴茶产业作出更大的贡献。”当天上午,周国富在浙江大学说。
“茶是中国的根,我们说茶为国饮,但要真正做到这一点任重道远。”周国富在讲话中说,中国茶文化曾经辉煌过,衰落过,现在处于复兴阶段,但还没有达到应有的地位,而茶产业虽然发展迅速,但在标准、价格等方面缺少话语权,浙江大学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弘扬茶文化,发展茶产业。周国富认为,浙大茶文化与健康研究会的主题非常好,“喝对茶、喝好茶能够养心,而心安方能健康。”
邹晓东在讲话中希望研究会以此为契机,在校园内大力推进茶文化与健康理念的传播,广泛联系从事茶学、医学、药学和营养学健康研究的学者、历史文化工作者及爱茶人士,开展茶文化与健康学术研究;积极推进“茶为校饮”和科学饮茶,增进师生员工及校友的身心健康,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茶叶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全国人均年消费茶叶已从2000年的4两上升到了2010年的1.6斤。根据预测,近一两年内,中国人均茶叶年消费量将步入2斤时代。同时茶艺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的代表,受到越来越多的普通群众的喜爱。
浙江大学茶学学科建于1952年,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现已发展成为具有农、工、商、文、医等多学科交叉特色的学科。1981年被批准成为硕士学位授予点,1986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点,1991年成为博士后流动站学科点。1989年和2002年分别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茶文化与健康研究会以倡导“茶为校饮”,弘扬茶文化与健康理念为宗旨。在研究会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上,选举产生了会长、常务副会长、副会长、秘书长等领导班子成员,确定了顾问名单。黄书孟当选为会长并代表理事会讲话。罗卫东为浙江大学茶文化与健康研究会授牌。
在下午举行的茶文化与健康学术报告会上,西冷印社篆刻专家、中国茶叶研究所副研究员于良子和浙大药学院药理毒理与生化药学研究所副所长陈枢青教授分别作了“茶文化简史”和“茶与健康——从肿瘤的发生发展说起”报告,受到师生们的热烈欢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