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核农所在低植酸作物创新与研究中取得重大进展

编辑:admin 时间:2010年12月13日 访问次数:3285

近日,农业部核农学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核农所组织召开了低植酸作物种质创新、基因克隆与育种研究专家咨询与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生态研究所、中国水稻研究所、上海农业基因资源中心、东北农业大学、吉林省农科院、辽宁省农科院等单位以及本省有关农业科研、生产和管理部门的单位专家学者30多人参加了会议。
植酸是农作物籽粒中广泛存在的一种有机酸(6-磷酸肌醇),主要以植酸盐的形式存在,其所含磷素占总磷的60%90%。植酸及其与CaFeZn等螯合形成的植酸盐,不能被人、猪、鸡、鸭等单胃动物吸收利用,摄入体内的植酸还会进一步和其它来源的微量矿质营养元素结合形成植酸盐,造成这些营养元素的生物有效性下降。因此,植酸被普遍认为是一种抗营养物质,容易加剧微量营养缺乏症。同时,谷物中的植酸磷不能被人和单胃动物吸收利用,随粪便排出,造成环境污染,大量的磷素进入水体是江河湖泊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由于土壤中缺乏分解植酸的微生物,即使畜禽粪便作有机肥还田仍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我国土壤普遍缺磷,提高磷(肥)利用率对降低农产品成本、减少环境富集有重要意义,可实现在现有的土地上生产更多的粮食。为此国际上从上世纪末开始创制低植酸种质资源,培育低植酸作物新品种,从营养、环保和资源这一大背景解决问题。
在欧盟第六框架计划、浙江省科技厅、国家基金委、国家科技部的支持下,我校舒庆尧教授、吴殿星教授与浙江省农科院、嘉兴市农科院有关专家合作,开展了低植酸水稻、大豆和玉米的种质创新、基因克隆和育种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通过伽玛射线处理或结合EMS诱变,课题组已创制20余份水稻、大豆、玉米低植酸突变体,建立起了基于突变体的基因克隆新方法并成功克隆了3个水稻和2个大豆低植酸基因;育成了2个低植酸水稻不育系,2份高产、优质大豆低植酸新品系,并参加了全国大豆新品种区域试验。迄今,课题组已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论文10篇,申请专利4项,在与英国、德国、美国等有关单位开展了基础研究合作的同时,还与加拿大Hendrick Seeds种业公司、菲律宾国家水稻研究所等种业公司或研究所签订协议,共同开发优质、高产低植酸水稻、大豆作物新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