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院刘树生团队在New Phytologist发文综述病毒导致植物激素的动态变化对植食性昆虫的影响

编辑: 时间:2021年02月10日 访问次数:943

202128日,国际植物学领域权威期刊New Phytologist在线发表了来自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昆虫科学研究所刘树生教授为通讯作者的综述论文,题为 “Virus-induced phytohormone dynamics and their effects on plant-insect interactions”。该综述系统地总结了病毒侵染植物导致的植物激素的动态变化,这种变化对植食性昆虫生长发育、存活和生殖的影响以及环境因子对产生这种影响的作用,并梳理了产生影响的生理机制和分子机制。在此基础上剖析了相关的重要科学问题,并对相关研究做了展望。

 

 

图:病毒侵染植物导致植物激素茉莉酸的动态变化及其对植物与植食性昆虫互作的影响。

 

刘树生团队近十年来在昆虫-病毒-植物三者互作领域进行了开拓性研究,系列研究论文发表在PNASEcology LettersPlant CellAutophagyMolecular EcologyPLoS PathogensJournal of VirologymSystems等生物学领域权威期刊上,提出了“病毒与媒介昆虫通过寄主植物形成间接互惠共生关系”的新概念,推动了该领域的研究。由于昆虫-病毒-植物三者互作对植物病毒病发生流行的决定性作用和植物病毒病对全球农业生产的重大影响,国际经济界著名刊物The Economist曾专题报道刘树生团队的相关研究。这次应New Phytologist主编邀请,在该刊Tansley Review栏目发表综述。该栏目于1985年以著名植物学家、该刊创立人Tansley教授冠名,专门邀请国际知名学者就植物学领域相关的重要科学问题进行综述,尤其鼓励作者发表独到的见解,以促发学科新的生长点。

昆虫科学研究所潘李隆博士是该综述的第一作者,作者还包括农学院园艺系汪俏梅教授、苗慧颖博士和美国加州大学Linda Walling教授。该项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1930092)的资助。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111/nph.17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