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院组织2019年“重走西迁路,弘扬求是魂”专题培训

编辑: 时间:2019年07月11日 访问次数:762

       201972日—6日,农学院组织“重走西迁路,弘扬求是魂”专题培训,农学院党委书记赵建明带队首期32位学员踏上浙江大学第二故乡,也是学校在西迁办学长达7年的遵义、湄潭等地,寻访浙大西迁文脉,探寻求是精神密码。

赵建明72日晚的开班仪式强调了本次培训的重要意义,他指出这是农学院党委首次组织教师省外培训,首选浙江大学的精神家园,希望通过本次培训探寻求是精神的密码,进一步弘扬时代责任。浙江大学在救亡图存中诞生,在抗日救国中崛起,四校合并后实现了融合创新发展,开始浙大新的奋斗历程。浙大西迁是浙大人教育报国的远征,承载着浙大人的初心和梦想,凝聚了浙大发展的精神内核,形成了重要的办学内涵。从1937年开始,历时9年时间,辗转南方6省,行程2600公里,筚路蓝缕、弦歌不辍,在湄潭7年办学造就了“东方剑桥”的美誉。

在浙江大学率先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学院,这是学院永不变的初心和使命,这一初心是我们对历史尊重和传承的承诺,是我们对现实的叩问和考量,也是我们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如何把“双一流”建设的各项工作落实好,为浙江大学的发展添砖加瓦,这一历史使命让全院师生结成命运共同体,我们唯有建设好学院才能享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举办本次培训,为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在求是精神的感召下,进一步坚定我们的办学初心与使命,牢固树立一流意识,紧紧围绕一流目标,认真贯彻一流标准,勇担新时代“双一流”建设的历史使命,率先将农学院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农学院。

湄潭县委组织部部长、湄潭县委党校校长穆泉斌对学员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授予班旗。副校长陈贵方主持开班仪式。

74日上午,由参训学员组成的专家团还赴西迁故地—永兴镇送科技下乡,为湄潭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在当天的专家咨询座谈会上,就病虫草害防治、企业品牌价值提升、产业提质增效等问题,为水稻、茶叶、蔬菜等全县主导产业的企业代表提供技术指导。

随后,当年出生在湄潭的“浙大西迁二代”也是浙大农学院教授陈锡臣的儿子陈天来教授带领大家依次参观了当年的浙大教授楼、女生宿舍楼和学生活动场所等湄潭浙江大学办学旧址,还给学员们讲述了当时浙大人在永兴生活时的轶事。学员们还参观了湄潭县浙江大学西迁历史陈列馆,也是西迁时期浙大办公室与图书馆的旧址,重温文军长征、弦歌不辍的办学历程。

此次主题培训包括“遵义会议与遵义会议精神”、“浙大西迁与求是精神”、“农村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等多项教学内容,同时安排了红军烈士陵园、浙大教学旧址参观等现场教学内容,得到了湄潭县委县政府、政协、湄潭县委党校、科技局、科协的支持。

农学院青禾强师班成员、各教工党支部书记及部分院机关科室老师、实验人员参训。学员们在参训后表示,这是一次全身心的洗礼,也是对身上所肩负责任的重新审视,回去之后一定将本次学习精神落实到教学科研工作中,落实到为师生服务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推动学校和学院的更好发展贡献力量。

                                      (人力资源办公室、党政办公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