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东盟·采后生物学与贮藏物流技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编辑: 时间:2018年04月20日 访问次数:1044

2018年是中国-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5周年,也是“中国-东盟创新年”。经科技部批准,作为“中国-东盟创新年”系列活动之一,2018416-18日,“中国—东盟●采后生物学与贮藏物流技术研讨会”在杭州召开。科技部国际合作司项目主管张斌博士、浙江省科技厅国际合作处曾肖芃处长、浙江大学校长助理陈昆松教授和科研院农社部程术希部长出席了会议,来自泰国、菲律宾、越南和印度尼西亚等东盟国家,以及北京大学、浙江大学、重庆大学、四川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农科院等科研单位的80多位代表参与了会议。浙江大学“海外学术大师工作室”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Don Grierson和欧洲科学院院士Mondher Bouzayen作为特邀嘉宾参与了研讨会。浙江大学陈昆松教授和泰国农业大学Jingtair Siriphanich教授是此次研讨会的召集人。


       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水果交易零关税,极大促进了园艺产品交易规模的快速增长。然而,采后贮藏物流过程的品质劣变和高损耗直接影响了采后增值和农业增效。双方在采后贮藏物流方面面临类似的共性产业问题。围绕园艺产品采后生物学、品质评价、贮藏与物流技术等主题,24位专家学者在研讨会上做了口头报告,涉及了番茄、榴莲、椰子、龙眼、山竹、芒果、火龙果、柑橘、香蕉、柿和桃等园艺产品。


与会代表还就如何加强中国—东盟科研机构在园艺产品采后领域的合作进行了专题讨论,在科研合作交流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达成了初步共识,并对下一届的研讨会举办达成了初步意向。此次研讨会的召开对于推进我国与东盟国家的科技合作与交流,构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农产品互通物流网路提供了科技支撑和示范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