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农学院常务副院长陈学新教授邀请,美国德州农工大学副教授Jeffery K. Tomberlin及其博士生Meaghan Pimsler、密西根州立大学助理教授Mark Eric Benbow、副研究员Jennifer Pechal、印第安纳-普渡大学助理教授Christine J. Picard、田纳西大学诺克斯威尔分校研究助理教授Heather Rose Jordan等6位学者于2014年6月3-4日赴昆虫科学研究所交流访问,并在3日上午做了精彩的系列学术报告。
Mark Eric Benbow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水生昆虫、疾病和生物降解生态学、昆虫和微生物间互作,他主要报告了水生生态系统的微生物和昆虫群落生态学、西非的Buruli ulcer疾病的生态学研究、尸体降解和法医昆虫学。随后,Heather Rose Jordan博士讲述了昆虫与微生物互作的多样性及其在可持续性蛋白和害虫治理中的应用、微生物对昆虫营养和降解的作用。之后Jennifer Pechal博士题为“丽蝇对微生物群落和尸体降解的影响”的报告,展示了一些疾病从节肢动物害虫传播到人类的特性,探索了微生物对丽蝇生活史的影响;Christine J. Picard博士“最优蛋白生产和生物降解表现型的基因筛选”。Jeffery K. Tomberlin博士主要是从进化和生态的角度剖析法医学,他的研究得到国际学术界的广泛认可,尤其在法医昆虫学方面成就卓越,在Annu. Rev. Entomol、Trends Ecol.Evol 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发表70余篇论文。Tomberlin博士报告的主要内容为在研究群落感应调节节肢动物行为,报告趣味十足、语言精湛、深入浅出,现场气氛活跃,各位同学和老师都踊跃提问。接着,Tomberlin的博士研究生Meaghan Pimsler分享她“红色金蝇的转录组学和性别决定”的重要进展。农学院张传溪、祝增荣、莫建初、刘银泉等教授和研究生、环境资源学院张志剑教授和研究生等80多人聆听报告并讨论。报告会由昆虫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祝增荣教授主持。
六位学者还在昆虫所师生的陪同下参观了实验室,与同学们进行进一步的交流。这次学术交流促进了我校、院、研究所与德州农工大学、美国田纳西大学诺克斯威尔分校、密西根州立大学和印第安纳普渡大学的双赢合作,将为师生们日后开展深入的双边合作与交流提供了更多机会。

(农学院昆虫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