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成果简介

  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从2002年开始启动农科拔尖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以二个国家一级学科重点学科和二个国家二级学科重点学科为依托,以一个国际合作中心、一个国家级和六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为平台,以对传统农学专业的改造和整合为突破口,以国家级“综合性大学农学类复合型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07)和“农业生物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08)建设为载体,以五个农科教育基金为资金保障,全面实施了以“五创新五提升”为内容的综合教学改革,即创建“提前招生、大类培养、专业教育”新模式,提升农科教育宽专结合、精深相融的水平;创建“重内涵、强管理、集基金”新举措,提升农科教学实力和质量;创建“多学科跨专业”实验教学新平台,提升农科实验教学的综合性和自主性;创建“知三农、习农事、研农技”新途径,提升农科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创建“联名校、设专奖、引外教”国际合作新方法,提升农科教学国际化水准。

  在12年的探索和实践中,我们率先实施了“提前批招生”和“大类培养、专业教育”,创建了农科“应用生物科学”新专业,带动了农学、园艺、植保、茶学、园林等传统农学类专业的优化升级,提出了以“宽专交、精深通、强实践、重创新、融国际”为特征的农科拔尖人才培养新理念,创建了普通高校农科拔尖人才培养新体系,建立了提升农科学生综合竞争力新机制。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等综合竞争力得到明显提升;农科教育实力显著提升,高水平教学团队、国家级精品课程、教学基地等建设成绩斐然;创建的“应用生物科学”专业已被教育部正式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引领和促进了我国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

  本项目瞄准高等农业教育发展的前沿方向,针对高等农业教育中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如何培养和造就农科拔尖创新人才方面,回答了如下几个问题:(1)如何推动我国高等农业教育从“小农”到“大农”、从传统到现代、从单一到综合的转型升级?(2)如何整合和拓展教学资源,构建农科拔尖人才培养的新体系?(3)如何有效培养农科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开拓国际视野,全面提升综合竞争力?


 成果完成单位名称:  

    成果完成人姓名:

陈学新、喻景权、周雪平、赵建明、林良夫、肖建富、叶庆富、樊龙江、宋凤鸣、
须海荣、汪俏梅、张 颖、王 涛、张国平、楼成礼

    办   公   地   址: 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农生组团A225 联系电话:88982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