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简介

植物保护系介绍

编辑: 时间:2020-09-03 访问次数:745

植物保护系介绍

植物保护系创建于1936年,前身是浙江大学农学院病虫害系,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更名为植物保护系,是我国最早建立的植物保护学科点之一,在国内享有很高的声誉,一大批知名学者先后在本学科执教或求学。本系的植物保护学为一级学科,含昆虫学(现为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植物病理学农药学环境生物学”4个二级学科。1952年开始培养研究生,1981植物病理学昆虫学获准为硕士学位授权点,1986昆虫学获准为博士学位授权点,1990植物病理学获准为博士学位授权点,2004环境生物学获准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1998植物保护学获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建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目前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是国家重点学科,“农业昆虫学”是农业部重点实验室,植物病理学是农业部重点学科和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植物保护学科是A+学科。

  目前本系有教职员工71人,其中教授41人,副教授30人,博士生导师37人,获国家级荣誉称号4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求是特聘教授8人,入选国家级人才基金(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和新世纪优秀人才基金)30人次。本系现有1个植物保护本科专业、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近3年来,培养应用生物科学(植物保护 方向)本科毕业生110余人、硕士生230余人、博士生110余人,毕业研究生的数量和质量在国内同类学科点中名列前茅,有2篇博士论文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
  本系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有:基础昆虫学、植物病原生物学、有益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植物--病虫互作机理和抗病虫生物技术、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植物检疫等方向,设有3个研究所、1个农业农村部培训中心。近3年承担科研项目共150余项,其中:973”项目专题2项、国家重大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余项、省部级课题70余项,科研总经费超过2500万元,发表论文360余篇,SCI收入66篇。科研成果获各级奖励5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参加)、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2(参加)、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二等奖3项。
  
本系共有教学和实验室面积8500余平方米,建有4个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除有许多宽敞的现代化实验室、实验准备室等设施外,配备了许多国际先进或领先水平的显微、分子生物学研究、化学分析、农药检测等方面的仪器设备。
  
多年来本系国际合作频繁,建立了广泛的国际联系,开展实质性合作研究和人员互访,多次举办国际性学术会议。
  
植物保护学具有明显的跨学科特色,与生物领域中的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以及工学中的化学工程与技术等学科有密切的联系。它的发展既依赖于生命科学的研究成果,同时也丰富和发展了生命科学的内容。植物保护学科作为农业科学的一部分,以农业生态系统中有害生物发生发展规律和控制为主要研究内容,为发展有利于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保护生物多样性,控制环境污染和节约能源的植物保护技术提供理论知识和技能。本学科点通过与前沿学科的交叉融合,特别是新浙江大学成立以来,通过211”重点学科建设,改造和发展植物保护学科,使得本学科与现代生物系统学、生物技术、生态学的发展结合,形成了特色明显的研究方向,已成为教学、科研并重,与生产密切结合的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