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原子能农学会2024年同位素技术与新质生产力学术研讨会圆满召开

发布者:龚婉欣发布时间:2024-11-25浏览次数:13


      202411月22日至23日,由浙江大学原子核农业科学研究所与浙江省原子能农学会共同举办的中国原子能农学会2024年同位素技术与新质生产力学术研讨会在杭州顺利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及深圳大学等全国40多家单位的120多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共同探讨同位素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



      会议开幕式由浙江大学原子核农业科学研究所所长汪海燕主持。开幕式上,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院长孙崇德回顾了浙江大学在同位素技术研究方面的历史成就,对本次会议表达了高度期待。百岁高龄的中国核农学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子元先生也以视频方式向大会发来了祝贺。视频中,陈先生多次强调了同位素技术在生命科学领域的重要作用,并对年轻一代学者寄予了厚望。中国原子能农学会理事长刘录祥从学会的发展历史出发,阐述了同位素技术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以及在新时代科技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浙江大学原子核农业科学研究所原所长徐步进强调了中国在世界核农学领域的领先地位,并鼓励年轻一代科技工作者保持开放的心态,积极吸收和借鉴国际先进科技,加强自主创新。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放射化学家柴之芳作了题为《从同位素示踪诺贝尔奖说起》的特邀报告,报告中柴院士通过回顾从放射性核素的发现到当前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历程,强调了同位素技术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此后,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残留审评处李贤宾处长从农药科学管理的角度,详细介绍了《同位素示踪技术在农药评价中的应用》。南京大学环境学院,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毛亮教授在其专题报告中展示了《应用放射化学方法研究碳纳米颗粒的生物过程及效应机制》的前沿研究。中国科学院和水利部成都山地所张信宝研究员带来了《侵蚀泥沙Cs-137Pbex-210法研究的历史回顾》的报告。浙江大学原子核农业科学研究所原所长叶庆富教授以《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示踪与产业发展》为题,阐述了当前同位素示踪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巨大产业规模与发展潜力。


   

      在下午报告环节,专委会王伟常务副主任、李菊英副主任、张风宝副主任和于寒青副主任分别承担了阶段性会议主持工作。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相雷雷副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王锦龙研究员、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张云奇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于寒青副研究员、浙江大学原子核农业科学研究所徐雷特聘副研究员、扬州大学聂恩光青年百人、浙江爱索拓科技有限公司科创中心负责人杨征敏、浙江大学原子核农业科学研究所张素芬高工,以及华东师范大学的曾圣、深圳大学张新雨、浙江大学陈沿道、中科院成都山地所周铃等青年学者也先后就各自领域的研究成果与经验心得进行了专题汇报分享。大会精彩的报告多次博得与会者热烈掌声。



     大会共有17个主题报告,汇聚了国内同位素领域老中青三代学者,集中展示了我国近年同位素技术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对我国核技术农业应用领域的创新发展和人才培育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大会闭幕环节,深圳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李菊英副院长正式向大会宣布,中国原子能农学会同位素示踪专委会2025年会交由深圳大学承办。她衷心希望与各位专家学者相约深圳,携手前行、共创辉煌,共同见证同位素技术与新质生产力领域的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