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级071011生物物理学博士培养方案 | ||||||||
所属院系 | 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 学位类别 | 学术学位 | 学制 | 4 | |||
最低总学分 | 12 | 公共学位课最低学分 | 4 | |||||
专业课最低学分 | 5 | 专业学位课最低学分 | 3 | |||||
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 | ||||||||
(一)培养目标 | ||||||||
培养方向: | ||||||||
农业生物物理学,环境生物物理学及其他生物物理学 | ||||||||
读书(学术、实践)报告: | ||||||||
博生在读期间应提交 6 篇以上读书(学术)报告,其中公开在学科或学院(系)的学术论坛做读书(学术)报告 1 次以上,或参加国际或全国会议作口头学术报告 1 次以上。 | ||||||||
始业毕业教育: | ||||||||
按照学校关于始业教育和毕业教育的有关规定和要求执行。完成一份学生个人全面发展报告。 | ||||||||
劳动教育: | ||||||||
围绕创新创业,结合学科专业开展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以校外劳动锻炼为主。在读期间必须参加社会实践,视为完成劳动教育必修环节,具体要求按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 ||||||||
国际化培养: | ||||||||
国际化培养为必修环节。包括: | ||||||||
开题报告: | ||||||||
要求在中期考核前即第二学年开始时完成。开题报告应就论文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案等作出论证,写出书面报告,并在开题报告会上报告。由以博士生导师及导师团队成员为主体组成的考核小组(至少3名)评审。经评审通过的开题报告,应上传至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并以书面形式交学院研究生科备案。开题报告未获通过者,应在学院(系)或学科规定的时间内重新开题。开题报告通过者如因特殊情况需变更学位论文课题研究者,应重新进行开题报告。 | ||||||||
中期考核(检查): | ||||||||
一般在入学后第二学年始通过开题报告后进行中期考核,具体实施参照《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博士生中期考核实施细则(试行)》(农学院行政发[2018]14号)文件要求执行。应在开题报告后 1 年内完成。撰写《浙江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期进展报告》,并公开进行学位论文中期进展报告,由以研究生导师及导师团队成员为主体组成的考核小组(至少3名)评审。经评审通过的《浙江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期进展报告》,应上传至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并以书面形式交学院(系)存档备案。 | ||||||||
预答辩(预审): | ||||||||
博士研究生应在学院(系)或学科规定的时间点提出学位论文预答辩(预审)申请,并填写规定格式的预答辩(预审)申请表。预答辩(预审)应在所属学科范围内公开进行,并由以博士生导师及指导小组成员为主体组成的考核小组(至少3名)评审。博士研究生应按规定的时间点及要求将学位论文初稿送达预答辩(预审)专家、张贴预答辩告示。通过预答辩(预审)的研究生应将《浙江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预答辩(预审)申请表》上传至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不通过者,必须根据考核小组提出的意见,针对课题研究工作及学位论文撰写中存在的问题,在导师指导下,作实质性的调整和改进后,根据规定的时间再次提出学位论文预答辩(预审)申请。 | ||||||||
毕业和授予学位标准: | ||||||||
1.修完必修课程且达到本专业培养方案最低课程学分要求。 | ||||||||
质量保证体系: | ||||||||
明确读书报告、开题报告、中期考核、预答辩、论文答辩与学位申请基本流程等环节的管理文件和实施细则; | ||||||||
备注: | ||||||||
博士生须选修两门核心课程。 | ||||||||
平台课程 | ||||||||
必修/选修 | 课程性质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总学时 | 开课学期 | 备注 | |
必修 | 公共学位课 | 3310001 |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 2 | 32 | 春、夏、秋、冬 | 5012001中国概况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 |
必修 | 公共学位课 | 研究生学术英语能力提升 | 2 | 32 | 春、夏、秋、冬 | 5002001汉语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 ||
必修 | 公共选修课 | 0000999 | 公共素质类课程至少1门(具体课程详见清单,个人学习计划制定时勿以具体课程替代) | 1 | 16 | 春、夏、秋、冬 | ||
必修 | 专业学位课 | 1621077 | 科技论文写作 | 1 | 16 | 春 | 论文写作课程 | |
选修 | 专业学位课 | 1621076 | 生物物理技术与方法 | 2 | 64 | 秋冬 | 方法类课程 | |
选修 | 专业学位课 | 1613004 | 蛋白质组学 | 2 | 32 | 春 | 专业基础类、核心课程 | |
选修 | 专业选修课 | 1613045 | 专业外语(核农所) | 1 | 16 | 秋 | 专业基础类 | |
选修 | 专业选修课 | 1609603 | 生物信息学 | 2 | 32 | 冬 | 专业基础类 | |
农业生物物理学 | ||||||||
研究内容: | ||||||||
农业生物物理学 | ||||||||
必修/选修 | 课程性质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总学时 | 开课学期 | 备注 | |
选修 | 专业选修课 | 1623079 | 植物分子诱变理论与技术 | 2 | 32 | 春 | 学术前沿类 | |
环境生物物理学 | ||||||||
研究内容: | ||||||||
环境生物物理学 | ||||||||
必修/选修 | 课程性质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总学时 | 开课学期 | 备注 | |
选修 | 专业学位课 | 1613031 | 示踪研究法专题 | 2 | 32 | 秋 | 学术前沿类 | |
选修 | 专业选修课 | 1613062 | 化学品动植物代谢与技术 | 2 | 32 | 冬 | 专业交叉课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