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最新动态

Plant Physiology丨浙江大学果实品质生物学团队揭示MYB串联基因簇调控杨梅果实色泽变异的分子机制

日期:2024-09-29

杨梅(Morella rubra)是一种栽培于中国南方的重要常绿果树,其主栽品种按成熟果实颜色分为四类:紫黑色、红色、粉红色和白色。品种间果实颜色差异是由于花青苷含量不同导致,但产生这种变异的机制尚未系统解析。

近日,浙江大学果实品质生物学团队在Plant Physiology发表了题为“Tandem duplication, diversion and allele-specific mutation of anthocyanin-related MYBs in Morella rubra fruit”的研究论文,对MrMYB1/2基因簇四个成员在调控杨梅果实花青苷积累中的作用进行了系统分析,揭示了品种间果实色泽差异的分子机制。

该研究系统探究了MrMYB1/2基因簇四个成员的结构与表达特性、功能和调控机制差异,鉴定了调控杨梅果实花青苷积累的激活因子MrMYB1.1nMrMYB1.3,探明了杨梅品种间果实颜色差异是由于MrMYB1.1n/MrMYB1.1d基因型不同以及MrMYB1.3在特定品种中表达所致。该研究为等位基因变异调控果实色泽增添了新案例,也明确了对于遗传背景高度杂合的果树进行等位基因区分的重要性。此外,该研究解决了序列高度接近的成员/等位基因的区分方法,开发了可鉴别等位基因型的CAPS标记,可供同类研究参考。

MrMYB1/2基因簇成员功能与表达分化以及等位基因突变共同造就杨梅果实色泽多样性

浙江大学果实品质生物学团队博士研究生薛蕾(目前在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工作)为论文第一作者,徐昌杰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陈昆松教授以及新西兰植物与食品研究所/新西兰奥克兰大学Andrew C. Allan教授和Kui Lin-Wang研究员参与了研究工作。研究得到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LZ17C150001)和浙江大学包玉刚国际基金资助。

文章链接:

https://academic.oup.com/plphys/article/195/1/598/7601781?searchresult=1

 




访问次数: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