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最新动态

果实品质生物学团队发现红皮胡柚果皮中独特的红色类胡萝卜素以及采后因素对其的影响

日期:2019-10-16

201910月,Food ChemistryIF5-y=6.219)在线发表了题为“Accumulation of red apocarotenoid β-citraurin in peel of a spontaneous mutant of huyou (Citrus changshanensis) and the effects of storage temperature and ethylene application”的研究论文。浙江大学徐昌杰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博士研究生栾雨婷为第一作者。


1 不同贮藏温度对红皮胡柚果皮色泽的影响

果皮色泽是柑橘类水果重要商品性指标之一。贮藏温度、乙烯脱绿处理等采后因素对果皮颜色存在影响。红皮胡柚是胡柚果园中偶然发现的自然突变种。与普通胡柚果实成熟时金黄色的果皮不同,红皮胡柚果实成熟时果皮呈现橘红色。该研究通过对两个胡柚品种果皮类胡萝卜素组分和含量测定发现,造成颜色差异的物质是红皮胡柚果皮中特有的红色阿朴类胡萝卜素——β-柠乌素。通过检测其合成基因CCD4b1的表达量发现,红皮胡柚果皮中CCD4b1的表达量也显著高于普通胡柚。进一步探究采后因素对果皮色泽的影响发现,15°C是贮藏红皮胡柚最适宜的温度,该温度下果皮颜色最红,β-柠乌素含量和类胡萝卜素总量最高。较高的贮藏温度(20°C25°C)则不利于果皮转红。此外,柑橘产业惯用的乙烯脱绿处理在红皮胡柚上没有表现出优势,可能是乙烯处理时所需的高温环境对果皮红色的形成产生了负面作用。

该研究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8YFD0401303)等项目资助。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foodchem.2019.125705




访问次数: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