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最新动态

浙江大学果实品质生物学团队揭示桃采后单细胞和多细胞水平上细胞壁多糖的变化

日期:2020-03-23

2020320日,浙江大学果实品质生物学团队陈昆松教授、吴迪教授等人在Cells (IF5y=5.276)发表了题为Hybrid Label-Free Molecular Microscopies for Simultaneous Visualization of Changes in Cell Wall Polysaccharides of Peach at Single- and Multiple-Cell Levels during Postharvest Storage的研究论文。吴迪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博士研究生黄伟男和硕士研究生聂雅婷为共同第一作者。

中华寿桃是原产于中国北方的硬溶质桃,在果实采后过程种,果实硬度逐渐下降。而过度软化将影响桃果实的商品性。该研究通过三种非标记高光谱分子显微镜技术联用,实现了桃果实薄壁细胞中不同细胞壁多糖的原位非标记可视化成像,进而分析了桃采后软化过程中细胞壁多糖在单细胞和块状细胞水平上的分布变化。结合化学分析法,验证了细胞壁上果胶,半纤维素和纤维素等三种多糖组分随寿桃果实软化的含量变化规律。研究结果在保留细胞壁多糖细胞空间结构的基础上,阐述了桃果实采后软化过程中细胞层面的变化和细胞间差异。 

该论文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6YFD04001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67190281671725)等资助。复旦大学季敏标教授团队参与了该研究。

论文链接:https://www.mdpi.com/2073-4409/9/3/761

 




访问次数: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