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上午,为缅怀于子三烈士,传承“爱国·理想·担当·奉献”的子三精神,果树所研究生第二党支部于农生环A座与之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子三园)召开党日活动。会议由杨智超同志主持,党支部全体成员参会。
首先,由杨智超同志向大家介绍了于子三同志的生平、光辉事迹及伟大的“于子三精神”。于子三,原名于泽西,出生在1925年。1944年,19岁的他考上正在贵州办学的浙大农艺系。1947年,解放战争到了转折点,国民党在人民解放军的反攻下节节败退,国统区物价飞涨,民不聊生,反蒋运动如火如荼。那一年的5月15日,于子三被推选成为浙江大学学生自治会主席,从此登上了学生运动的舞台。当选主席后,于子三立即领导浙大学生进行以反饥饿、反内战为主要内容的五月运动。在斗争中,他逐渐成长为一名坚强的学生领袖,但同时也成为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眼中钉。1947年10月26日,国民党特务将他秘密逮捕。在狱中,国民党对于子三用尽酷刑,企图从他口中夺取浙大地下党和全国学联的秘密,但他宁死不从,最终被残忍杀害,年仅22岁。他用生命和鲜血保卫了党的机密,保护了进步组织和战友,这就是当时震惊全国的“于子三事件”。于子三之死激起了中国千万热血青年人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愤恨,不仅浙大师生员工举行建校以来首次也是唯一一次罢教、罢课、罢研、罢工,天津、上海、南京、武汉等各地大中学校,也爆发了大规模的学生运动以声援此案。这是新中国诞生之前最后一场全国性学生运动,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有力支援了解放战争。时任浙江大学校长的竺可桢先生对此评价道:正义终于战胜了横暴,解放的光芒照耀了黑暗,于子三永垂不朽!
(回顾子三事迹,追忆子三精神)
活动最后,党支部全体成员肃立,在寂静的子三园唱响国歌,缅怀于子三烈士,追忆于子三奉献精神。
我们有幸生在和平年代,远离革命战争时期的纷争与生死考验,但也身处百年未有之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之时。新时代的航船已然启程,恰逢建党100周年之际,我们应不忘初心,秉承先烈遗志,传承“爱国·理想·担当·奉献”的子三精神,将“小我”融入“大我”,勇担时代责任与使命,将青春与热血洒向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子三园前合影)
图文/果树所研究生第二党支部
编辑/种传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