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访南洞,重走变迁足迹;寻初心,感悟乡村振兴——农学院本科生党总支赴舟山实践活动暨预备党员培训班主题研讨顺利开展

编辑:碧水青禾思政网 时间:2020-11-16 访问次数:547

    11月15日上午,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本科生党总支6个支部、67名党员赴舟山南洞村开展实践活动,沿着总书记考察调研的路线,从这片土地的发展变迁中感受乡村振兴战略下“美丽中国始于美丽乡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给这座海岛乡村、给村民生活带来的可喜变化。

(南洞村村貌)

南洞村原本是一个闭塞贫穷的地方,在阿红书记的带领下全面推进乡村文旅建设,全村焕然一新,老百姓们过上了幸福而美好的生活。2015525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南洞农家乐的庭院,一句“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高度肯定了南洞人民建设美丽乡村的付出与努力。


                    (参观文化美术馆)                       (参观文化大礼堂)

    不论是从河南郑州报废车库里经舟山跨海大桥运送而来的绿皮火车,用于当地村民自己生产和销售的农产品的“她创集市”,还是记录风土文化与总书记关怀的新建大礼堂,融当地渔民生活场景为素材的文化美术馆,都成为了南洞村致富道路上的标志信号与美好象征。大海应无恙,当惊舟山殊。推进舟山高质量的美丽乡村建设,是推动渔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打造渔农村精神文明家园的重要举措,更是建设海洋强国建、助推实现中国梦目标的必然要求。


  (农学院本科生党总支南洞村合影)

下午,同学们在浙江大学舟山校区教学楼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分享。首先,2020年第二期预备党员培训班的三个小组依次就“乡村振兴下大学生青年党员的使命担当”这一主题研讨进行了成果展示,三组同学通过理论研究、问卷调研、访问考察等形式,紧紧围绕“三农”问题现状,解读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与发展,并以“农科人”和“学生党员”的视角,深刻诠释了肩负国家农业事业未来的责任与情怀。随后,就这一主题,6个本科生党支部分别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思考我们应当如何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各支部代表发言)

最后,农学院本科生党总支副书记许霁玉老师就一天的活动进行了总结,她首先肯定了预备党员培训班和各支部的讨论分享,鼓励本科生党员从政策、现状、发展方向等多维度了解乡村振兴战略;其次要结合青年农科学子特点,做好支部建设,引导更多的同学了解三农,投身乡村振兴事业;最后展望2035和2050年,鼓励全体党员要将个人发展与国家需求结合起来,在各自未来的工作岗位上助力乡村振兴。

农学院本科生党总支舟山校区合影

一日的实践活动圆满结束,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与诸多感触。

乡村振兴,你我同行。作为大学生党员,在乡村振兴战略下,除了具备本身的专业素养,我觉得参与扶贫调研、基层挂职等与大学生密切相关活动,有助于提升我们的青春活力,为以后助力乡村振兴提供新血液。比如今天参观的南洞村示范村,真正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也给乡村文化创意旅游发展带来了新思路。

——农学本科生党支部 肖洁

舟山短短一日之行,带给我们启示良多。农家乐的兴起推动了村民的增收,油画、刻纸的普及推广丰富了渔民的文化生活。小村庄在阿红书记的带领下,在基层党员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努力下焕然一新。作为农科学子,能够亲身考察南洞村的革新历程,和党总支的同志们一起讨论乡村振兴战略下大学生党员的责任担当,这让我们持续思考如何将个人的规划与乡村振兴战略结合起来,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茶学本科生党支部 林昕怡

本次赴舟山的实践使我收获颇丰。作为一个舟山人,我对南洞村这个习大大都点名要住的村庄早有耳闻,这次前来考察心里既亲切又好奇。南洞村以“艺”闻名,连房屋上都是明艳生动的渔民画。在考察中我们了解到,南洞村三面环山,难以发展第一产业,曾经经济十分落后,后来在村支书的带领下,凭借其得天独厚的绿水青山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现在的南洞村,环境整洁美丽,人民生活富足,成为了乡村振兴的模范村,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应生本科生党支部 沈昱杰

文字 | 钟静玲、周佳豪

图片 | 种传龙、燕俊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