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应生本科党支部于核农所A108会议室开展党课学习以及“碧水晒书坊”读书分享会,支部成员16人,到会16人。支部第四小组的张仪和刘畅同志分别讲解了深圳的发展与变迁和其历史意义,并剖析了深圳改革开放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和与会成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与讨论。随后党支部开展了“碧水晒书坊”特色活动,宋佶岭和张仪同志先后分享了各自阅读的《致愤青》和《人间失格》。
1980年8月26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中通过了由国务院提出的《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批准在深圳设置经济特区。这一天,被称为“深圳生日”。2020年,中国改革开放先行示范区深圳市迎来特区建立40周年。从30万人的边陲小镇发展为超千万人口的国际化大都市,从1979年的1.79亿GDP增至2019年的2.69万亿GDP,深圳因改革而生、因开放而强,并涌现出一批代表中国乃至世界水平的企业。
(观看深圳40年变迁视频)
从在蛇口工业区诞生的响亮口号“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出发,张仪同志讲述了深圳社会主义市场体制建立的五个基本阶段,既让支部成员整体把握了深圳改革之路,又详细生动地解析了各个阶段的具体举措,比如说在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突围时期的“蚂蚁”政策,加大对率先来投资建设外资的支持力度,使之起带头示范作用,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迅速打开了深圳招商引资、对外开放的新局面。
(张仪同志讲解党课)
刘畅同志回望过去,总结了深圳在中国改革开放历史上的基本作用。深圳是中国从封闭的计划经济体制走向对外开放,将中国经济纳入世界经济体系的窗口;是中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实验场;是中国社会转型,建设民主法制政治文明社会的一个探索者和先行者;是保证香港回归后继续繁荣稳定的强大支撑。放眼未来,刘畅同志大胆思考,认为深圳未来可以着重民生社会领域的改革,并从改革大环境、历史原因、政府官员等方面分析认为深圳需警惕改革创新精神的不断弱化。
讨论环节中支部成员都积极参,对深圳的现状与未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感。在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格局中,作为曾经是中国改革开放最成功的特区和先行城市,期盼深圳在中国改革开放新时代再创佳绩、再领风骚!
精彩的党课分享外,党支部还开展了“碧水晒书坊”支部特色活动。张仪和宋佶岭同志的读书分享也掀起了大家的激烈讨论。宋佶岭同志理解“愤青”为“异见者”,选了一些章节进行分享,“如何应对社会的阴暗面?”、“如何理性阅读?”,宋佶岭同志从问题出发,从书本走入现实,融入自己的思考。张仪同志则结合作者太宰治的生平经历分享了《人间失格》一书。透过主角叶藏的人生遭遇,太宰治巧妙地将自己一生的经历与思想表达出来,并藉此提出身为人最真切的痛苦问题。
(宋佶岭同志分享《致愤青》)
图文/黄茜蕊
编辑/吴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