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访南京,寄哀思,践使命,忆初心——生物所研究生第二、第五六党支部

编辑:碧水青禾思政网 时间:2020-01-09 访问次数:206

为加强党支部成员的党性修养,教育其不忘历史,牢记使命,珍爱和平,爱国奋斗。1228日,生物所研究生第二党支部、第五六党支部共计18人在两位党支部书记的带领下,一同乘坐校车前往南京,开展以“访南京,寄哀思,践使命,忆初心”为主题的党日活动。

第一站是南京云锦博物馆。南京云锦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因其绚丽多姿,美如天上云霞而得名,在元明清三朝都是御用贡品,至今已有近1600年历史,被公认为“东方瑰宝”,“中华一绝”。2009年,中国南京云锦织造技艺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支部同志们感慨: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永葆活力、永不消亡的根本之所在,云锦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值得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学习和发扬光大。

(参观云锦博物馆及合照)

下午,两支部同志一同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感触颇深。在纪念馆门口,远远地就看到母亲抱着孩子的青铜雕塑,这位母亲斜站且后仰,手中托着的是她早已死去身躯已软的孩子,大家伫立像前,仿佛能听到这位在炮火中家破人亡的母亲悲怆的哭喊。在铺满小石子的集会广场,一颗颗小石子象征着在南京大屠杀中遇难的同胞,大家的心情愈发沉重。

(参观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纪念馆分史实展、必胜馆、临展厅、利济巷馆四部分。遇难同胞的照片、万人坑遗址上的累累白骨、纪念馆里的侵略铁证,都在诉说着那场人类浩劫,都在告诉大家勿忘国耻。大家怀着十分沉重的心情认真参观完了纪念馆,悲愤之情和使命之感在心中喷涌激荡。“历史不能忘却,我们要在铭记中砥砺前行。”集体合影选在“和平”雕像前,“这份和平,我们来守护”。

(“和平”雕像前集体合影)

随后,一行人抵达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这是亚洲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慰安所旧址,也是为数不多的被在世“慰安妇”幸存者指认过的慰安所建筑。刚入馆内,就看到墙面上有十三滴大大的泪滴,这是“泪洒一面墙”,而另一面墙上有几十位慰安妇的头像照片,表情无助无望且悲愤悲伤,下方的一片湿土象征着“泪湿一片地”。纪念馆分为基本陈列、旧址陈列和四个主题馆,大家在布置朴实简洁的展馆里看到那些触目的数据图片和报道,对那段历史有了大致全面的了解,深深感受到被强迫为“慰安妇”受害者的屈辱和痛苦以及日军的凶狠残暴。

(合影)

此次南京红色之行让每个人都感触颇深,作为和平年代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更要将历史刻进骨髓,缅怀逝者的同时展望未来,全力开创“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未来。“勿忘国耻,吾辈当自强不息,竭尽全力佑我华夏。”生物所研究生第二党支部的姚榕同志如是说。

 

图文/张健男 李苗苗 田苗 赵露露

编辑/张晨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