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院农科双创实验室暨第六届青禾训练营圆满结束
2019年11月17日下午,农学院农科双创实验室暨第六届青禾训练营考核及结营仪式在农A142举行。
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金敏、浙江大学(南浔)物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袁康培、浙江农博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谭启仁、国际劳工组织SYB/IYB创业培训师陈蕾蕾、斑马会员中国田项目负责人黄金秋、农学院团委副书记许霁玉、农学院团委副书记吴旻、农学院职辅导员杨晨、一亩彩禾负责人邹滔、小美合作社前负责人孙永政以及农创上届副主席吴小清作为嘉宾出席本次结营仪式。
结营考核
本次训练营结合了理论学习、参观学习与体验学习,采用团队分组承接农学院现有创业项目子项目或延伸小课题的方式,通过一个月的时间融入创业团队,以答辩形式展示学习成果。
“智能小分队”是“智能实验室”的子项目,课题为计算项目市场规模,经过较为严谨的调查,小分队做了市场分析,进而提出通过云平台,与各农业高校和农企建立合作关系,推广智能实验室。陈蕾蕾老师针对该项目建议增加一些数据分析的途径,保证数据真实性。
“彩稻艺术家、劳学项目”是“一亩彩禾”的子项目,其中彩稻艺术家设想举办彩稻音乐节,用彩稻装饰舞台,与花店合作,打造彩稻系列艺术品。袁康培老师提出可以和政府项目相结合,变成创意农业。而劳学项目尝试将彩稻用于学生的劳动课程,通过插秧体验、拔草体验、稻田灌溉体验让孩子更加亲近自然。陈蕾蕾老师评价该项目商业价值高,希望在落地实施方面加大力度。
“魔菇养生菌团队”是“菇咚团队”的子项目,团队的重心是推广品牌,打造出有故事萌憨憨的小蘑菇,在微信、抖音、A20展会上进行宣传推广。黄金秋老师建议尽快注册公司、联合进行品牌打造以提高品牌竞争力。
茶多分熔炼团队则贴近生活,将茶与考试周联系起来,创造“学霸茶”“学渣茶”等分类,进行品牌推广。同样是茶产业,小壶说茶2.0团队将茶与文创结合,设想通过主播带货、微信推文、小红书知乎大V引流等途径进行产品推广。但老师指出了调研的针对性不够强的缺点。
“枸杞上的小番茄”熔炼团队则是从完善盈利方式和产品初步销售出发,展示了自己的熔炼成果。老师们也提出“产品定位要明确,这是高端产品”“卖苗不卖果实”的建议。相信这些建议,会对青禾学员的创业规划有一定帮助。
导师返场座谈
简单茶歇后,我们迎来了青禾人气导师返场座谈。主持座谈的是农创老会员、一亩彩禾CEO邹滔、农创副主席高雅。在面对面交流中,陈蕾蕾介绍了自己从初入职场进入500强企业,到进入电视台担任美食节目主持,用广告思维做电视节目迎来超高收视率,到独立成立公司,后突然遭遇严重车祸险些丧命,丢失了很多机会,最终又以飒爽的英姿重回职场的励志故事,告诉学生“人生很可能在一夜之间清零,要学会善待自己”,同时也向各个创业项目伸出了橄榄枝。
“90后”黄金秋老师是斑马会员中国田项目负责人,拥抱变化是他的主题,本科毕业后进入国企工作,出国一年多后回来开始了创业,目前致力于助农公益活动。他指出农科学子大有前途,25岁前不定行业,30岁前不定职业,希望营员不拘泥于现在的专业,一切皆有可能。
袁康培作为本校老师,像是长辈对孩子叮咛,循循善诱,他指出创新是浙大的基因,他要保护学生的这一基因,不扼杀同学们的热情,尽管大家做的汇报十分稚嫩甚至漏洞百出,他依然予以鼓励的态度,他对营员提出要求:记住母校、忘记专业,跳出“农学”概念,坐而论道,起而行之;作为年轻一辈,要像海绵一样学习,保护好自己的羽毛与情怀。
每个同学都聚精会神的听着,生怕错过任何部分。
精彩深刻的导师座谈之后,由学员代表乔凤培、刘家丰、刘家欣、翁溪坊、杨博凯带来了诗朗诵——《相信未来》,相信未来,热爱生命,响彻教室。
随后,进入导师聘任仪式,由农学院党委副书记金敏老师为陈蕾蕾、袁康培、黄金秋、谭启仁导师颁发聘任书。最终,一亩彩禾劳学项目、小壶说茶2.0获得了优秀团队,徐展益、汪一萍、赵陆原、程海燕、张璐、祝旸昀、刘家丰、王柯等8名同学被评为优秀营员。四位导师为优秀团队代表和优秀营员颁发证书。谭启仁老师作为导师代表,发表了鼓励学生创新创业,自己将尽全力给予帮助的结营寄语。整个仪式也在同学与导师的亲切合影后画上句号。
青禾已经结束,但青禾人的农创之路才刚刚开始,相信每位营员在这一个月的培训中都有所收获;学员们将以青禾人的身份,书写农业创业的新篇章。
在浙里,青春有梦,禾你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