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一中国经济发展转型时期的新理念,浙大农学院嘉兴农投博士生实践队成员与南农本科生暑期实践队,分别于7月21日以及7月26日来到嘉兴农业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开展以“心系绿色增长,共护生物多样”为主题的“两校两企”联合活动。本次实践由浙江大学和南京农业大学两校、先正达投资有限公司和嘉兴农业投资有限公司两企业的相关老师和领导精心策划,由浙大博士生担当指导,浙大六位博士研究生与南农的十位本科生汇聚一堂,共同开展调研与探讨,践行了“绿色”发展理念,探究了生物多样性对农田健康的重要性。

两校实践团队在嘉兴市农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合影留念
随着化学农药的弊端日益显见,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注重谷物、蔬菜的品质与安全,有机农业、绿色农业的发展更引起了各农业相关企业以及众多高校的重视。对于农业害虫的防治,一个十分重要的控害措施就是丰富田间生物多样性。通过形成健全的农田生态系统,建立完整的食物链与食物网,实施天敌的生境保育,最终实现“以虫治虫”,将田间害虫种群的数量控制在经济阈值之下。与此同时,丰富的田间生物多样性还可对农田生态系统的气候、土壤和水源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从而获得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公司员工带领下参观园区
在为期一周的调研实践中,首先由嘉兴农业投资有限公司的王永斌副总经理为大家介绍了园区的整体情况,而后浙江大学昆虫所的祝增荣教授全面深入地讲解了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以及其在田间的应用价值。本次实践中通过设计田间实验,利用黄色诱虫板,观察、统计大花六道木实验组的寄生性天敌的数量,了解显花植物对寄生性天敌的引诱作用;通过统计各水稻田田埂植被多样性,计算其多样性指数,探究植被多样性对天敌生存的重要性;通过对田间及田埂的盆拍、扫网等方法,统计并比较各水稻田之间生物多样性的差异,联系植被多样性,对造成各水稻田生物多样性差异的原因进行合理的解释;通过学习、制作并悬挂独居蜂蜂巢,为独居蜂提供产卵及越冬的场所,从而研究天敌在生物防治中的重要意义。

在田间利用黄板调查显花植物对寄生蜂的吸引作用
在这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中,团队成员不仅掌握了多种调查田间生物多样性的方法,巩固了对田间昆虫与植被的鉴别能力,还学习了多种数据分析处理方法。通过一系列的学习与实践,大大提高了成员们的专业实践素养,使他们对生物多样性在农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体会。
总结会上,来自先正达可持续发展部的公司代表姚骥昆老师首先肯定了这次实践活动的成果,对两校实习小组的成员所付出的努力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这次实习活动是成功的,具有实际意义的。而后各位老师、同学也发表了自己对这次实践活动的感想。南京农业大学辅导员李老师风趣地说道:“经过这次实践,我们的同学都变成了坚强的“汗子”,和“女汗子”。”浙江大学祝老师也强调,这次的实习活动是对生物多样性在农田生态系统中作用的一次重要探索与实践。

各调研小组在总结会上汇报
在这次“两校两企”共同开展的实践活动结束之后,实践团队在第二阶段将继续围绕生物多样性这一主题,进一步开展多种多样的田间调研实践,力图更深入地研究生物多样性与生物防治、健康农田之间的关系。
文:白月亮/王桂瑶/李飞强/程佳慧
图:钱萍/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