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精神,加强青年学生培养,服务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的重大举措,浙江大学农学院师生积极响应,奔赴各省贫困山区开展社会调研和帮扶实践活动。
2016年8月4日,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台江扶贫实践队在台江开展了第二阶段——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各项实践活动。在本日实践活动期间,团队在台江县团委及老屯乡现代农业产业园工作人员亲切陪同与指导下,进一步了解了当地农业产业园发展状况与光伏农业产业园机制。
在老屯乡现代农业产业园内,结合一块块展板,园区的领导向我们介绍了产业园的总体规划格局与特色优势产业,并陪同我们参观产业园陈列室,展板与产品相结合的介绍方式帮助队员们对整个产业园有了初步的了解。老屯乡现代农业产业园围绕“农、文、旅”三位一体的发展理念,结合当地气候差异明显、昼夜温差大的特色发展农产业,以马铃薯的组培繁殖、国内外高品质马铃薯的引进和自育,薯片的加工及销售为主导农产业,以稻田养鱼为特色农产业,结合园区内的观光景点,着力打造一个现代化农业产业园。
图

图1:介绍产业园局势与规划
图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实践团队参观了产业园中具有代表性的几个现代化大棚。这些大棚以种植进口作物和水果为主,品种众多,采取滴灌方式以保证浇灌充足并达到节水目的,并且采取间种的方式,充分利用大棚内的纵向空间。此外,园区还专门设立了农民技术培训中心,着力将现代化的高科技农业技术传授给在园区内工作的员工以及台江县的农民,提高农业产量,从而提升农民收入水平。
图

图2:农民介绍现代大棚
图
之后,实践团队前往榕山村参观光伏发电试验地。据工作人员介绍,该设施是以国家的光伏扶贫政策为指导,由政府部门投资建造,不论阴晴,均可利用光照进行发电,所得电力由国家电网高价收购且并入国家电网,其中的收益作为该村村民的收益发放给村委会,初步估计,该试验地上的60块光伏电板可以达到一万元的年收益,而平时这些光伏设施也不需要耗费人力和物力去维护。如果收益稳定,政府的下一步工作就是推广光伏扶贫政策的覆盖范围,包括农民房前屋后的光伏设备建造以及光伏大棚的运用。
结合工作人员与技术人员的指导意见,实践团队后续开展了研讨与总结,以老屯乡现代农业产业园为范本,将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相结合,针对台江县当地环境和现状,提出了更完善、更具建设性的意见与方案。
图

图3:现代观光园内合影
图
文:陈舒婷
图:周秀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