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精神,加强青年学生培养,服务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的重大举措,浙江大学农学院师生积极响应,奔赴各省贫困山区开展社会调研和帮扶实践活动。
2016年7月31日,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赴贵州省台江县,围绕“发现西部之美”,开展“走进乡土乡村,助力精准扶贫”实践活动。由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共同组成的12人实践团队在农学院团委副书记方俊老师的带领下,在台江展开为期8天的社会实践。实践团队得到了共青团台江县委、台江县农业局和台江电商办的热情接待和精心安排。

8月1日,在台江县农业局的带领下,实践团队前往台江县台盘乡和革一镇小农场进行台江县特色农产品金秋梨产业调研。通过走访不同生产形式、销售形式的典型种植户,实地察看金秋梨种植基地,深入了解台江地区金秋梨的种植、管理、产量及销售、收益、存在问题等。台江县金秋梨种植面积约3.2万亩,其中通过合作社进行生产销售的种植面积8500亩,约150户。
台盘乡种植大户潘志洪、潘兴忠向成员们详细介绍了金秋梨的种植管理方法,并介绍了套袋技术在金秋梨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性。除了金秋梨产业,果园林下经济的合理开发也让实践成员们对农业高效利用有了全新的认识。潘家每年除了金秋梨的收入,还在果园里养了70多头猪,林下种植了魔芋和南瓜等作物,充分利用生产空间,提高经济效益。

随后走访的南瓦金秋梨基地也是利用林下空间进行鸡、鹅的养殖,收获金秋梨的同时,也能获得额外收入。为了更加直观的认识套袋对金秋梨的影响,实践成员们走访了革一小农场,这里有50亩未套袋的金秋梨,无论是成色、果皮厚度、口感、甜度、成熟时间上,都与套袋的金秋梨有所不同,根据不同的市场需求,各有利弊。此行除了重点考察金秋梨产业,实践团队也了解了当地种植的一些梨和桃的新品种,对台江果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一天的实地调研让实践成员们对农村、农业、农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团队进行了总结讨论,并及时与学院相关专家教授进行远程对接,希望能利用农学专业知识,提出帮扶方案,指导生产实际,这为农科学子深入乡土,科技支农,服务三农提供了平台,为深化校地合作,进一步推动产学研结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文:林恬逸
图:周秀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