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关乎到一个人成长成才、科研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刚刚步入新环境、开启人生新篇章的研究生新生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提高新生的自我调节能力和适应能力,我院特别邀请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浙江大学学籍管理中心主任何俊杰老师为新生开展了一次主题为“研究生的心理健康”讲座,本次讲座于2015年9月19日晚19:00在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A110举办,由农学院研究生思政辅导员邱慧老师主持。
何俊杰老师首先提出该如何做好选择的问题。他认为一个真正成熟或独立的人能够自主选择未来想要承担的人生,当然每一种选择都是要付出代价的。选择读研需要付出时间的代价,但也会因为有所收获而使付出变得值得。何老师从自身经历出发,告诉大家在研究生期间需要接受大量科研方面的训练,但科研是一个创新的过程,你永远不会因为重复或机械化的劳动而产生厌倦或麻木。我们应该在不断学习和探究新知识的过程中时刻保持兴奋并产生成就感。
接下来,何老师围绕着健康、学习、时间管理策略和情感等几个方面为大家介绍了在研究生学习与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心理方面的困惑和问题。他向大家科普了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和强迫症等心理疾病的早期表现,提醒我们多多爱护身边的同学和朋友,及时判断他们在思维和行为方面是否存在问题,当然也要常常自省,了解自身的心理状况,及早发现,及早恢复。与此同时,何老师利用心理学的知识向大家解读了一些负面情绪的来源,也通过列举一些反面事例来告诫同学们要吸取教训。何老师提出,绝望是不存在的,当觉得压力很大或遇到各种交织在一起的难题但自己又难以克服的情况下,绝对不能独自钻牛角尖,因为你永远无法从钻牛角尖的过程中解决问题。通过咨询辅导员和心理咨询师,你会发现,其实在你的认知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可能。
最后,何老师鼓励大家在做好科研的同时要充分利用空余时间多多阅读与心理学、哲学相关的书籍,建立起良好的生活情趣观,多去了解人,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并希望同学们能够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所学真正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去。
何俊杰老师以生动幽默的讲诉,贴近生活的语言,真实详尽的案例,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和笑声,本场心理讲座也在轻松的氛围中落下了帷幕。此次讲座让新生更深刻地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应该如何沟通、管理好时间、处理压力和困境,保持心理健康,最终以更积极的心态应对即将到来的紧张而丰富的研究生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