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了解生命科学,培养科研兴趣,深入科研训练的目的,我们来到了北京,走进了中科院遗传所,在这个充满浓浓学术气息的地方开始长达两周的社会实践和科研实习,并且在此期间开展了关于“农科教育演变历程”的主题访谈。
一、繁华京都中科院,农生学子科研梦
北京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天安门的宏伟,圆明园的庄严,颐和园的宁静,八达岭长城的巍峨,八大胡同里冒着的浓浓京腔。
坐落在国家体育馆边上的中科院遗传所倒是远离了内环的喧嚣,作为遗传发育研究的最高学术机构,虽说不上年代久远,但2001-2003年经由原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及石家庄农业现代化研究所整合而组成的它显得明亮整洁有序。
“对遗传所更加深入的了解来自于一场夏令营的开幕式”
7月14日上午9:00,中国科学院遗传所2015年大学生暑期科研实践夏令营顺利开幕。
首先,遗传所所长杨维才对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表示了热烈欢迎。杨所长分别从遗传发育所的历史与发展、研究生培养和招生情况等方面介绍了遗传发育所整体情况。为了让同学们对遗传发育所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充分体会到了遗传发育所的雄厚科研实力和人才培养能力,张劲松研究员等分别介绍了基因组生物学研究中心、分子农业生物学研究中心、发育生物学研究中心、分子系统生物学研究中心的定位、人员构成、研究特色、研究成果等情况。
接下来,导师代表和同学们进行座谈,现场气氛非常热烈。导师们平易近人,结合各自的研究领域以及自己的科研经历,给同学们提出的疑惑做出了认真详尽的解答并分享了自己多年求学和科研的经验,尽他们最大的努力给我们相应的指导,同时也对我们提出了一些要求,做科研要不畏困难,勤于思考,不断攀登科研高峰,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最后,我们纵观遗传所的各个研究领域和各个导师,结合他们的介绍和研究方向,根据自己的兴趣选定了夏令营的导师,在接下来的实验室实习中碰撞出不少思维的火花。
二、学术圣地深入科研训练 ,名师交流品味实验魅力
在长达9天的实验室实习过程中,我们与资深的导师、师兄师姐交流,了解各个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和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参与他们的实验、参加他们的组会,像一个正常的研究生一样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很大程度上锻炼了实验操作能力和学习到了很多实验过程中的小技巧,也和实验室的师兄师姐培养了深厚的感情。
“用心感受,每一个实验室都是一个温馨的家”
每一个导师都非常愿意与我们交流,每一个师兄师姐都热情地带我们做实验,耐心地给我们讲解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向我们分享科研生涯规划的经验,这让我们很感动,也很感谢。在中科院遗传所的科研训练,让每一个科研菜鸟都看到了中科院师生对科研孜孜不倦的态度和热情;和不同研究领域的教授们交流,又让我们收获了新的想法与认识,对自己未来的定位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把握,这也是北京中科院遗传所之行的初衷所在。
三、农科教育演变历程:筚路蓝缕,薪火相传
在夏令营期间,我们团队对中科院陈受宜老师、朱立煌老师和高彩霞老师进行了深入访谈,了解我国农科教育的演变历程。
图为实践队员和高彩霞老师
在访谈当中我们了解到,过去农科教育的条件比较落后,主要在田间操作,实验室里的研究相对较少。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当时我国不愿意接受西方的科学思想,跟着苏联行动,遗传学研究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远落后于国际水平。鉴于当时实行计划经济,国家分配工作,虽然有几个大学志愿可以填,但是选择的余地也不大,因此这几位老师走上农业科学的研究道路也有许多偶然因素。尽管面临着这些困难,我国农业科学也取得了惊人的发展,这都归功于老一辈科学家坚持不懈的努力与探索。
图为朱立煌老师
在今天,农业科学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对于农科教育的现状,陈受宜老师谈到:“我们国家迄今为止主要还是在靠传统的农业在吃饭,比如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光敏核不育。一些转基因的东西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也只是在实验室中进行研究。分子这块没有很好的和传统的育种挂钩。最后作用于农业生产上面是实验室研究最终的目的,是大势所趋。但是现在只是利用特殊的种系来研究它的传导信号和分子机制,而没有达到用分子机制来指导新的育种的地步。”这启示我们农科学子,要有开阔的视野,紧跟生物技术发展的步伐。
图为实践队员和陈受宜老师
对于发展所面临的挑战,高彩霞老师说道:“我相信农业肯定是不会被冲击的,终归会有一部分科学家要从事农业科学的研究。农业在中国是尤其重要的,事实上也非常受重视。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的转化,比如转基因,更多的是一个社会问题,已经超出了科学家的责任范围之外了。主要应该从政治、贸易、市场以及社会的倾向上寻求解决方法。”
两周的中科院之行落下帷幕,体会到北京城现代化与历史感交融的庄严和神圣,感受到中科院作为国家最高学术机构的严谨和踏实,触摸到几十年风雨历程农科教育的风云演变,同时,这两周在实验室的实习经历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相信每一位实践成员都在实践中找到了自己的“真知”。
衷心地希望广大农科学子再接再厉,明确自身的任务,勇攀科研高峰,建设祖国,造福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