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下午,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第四届优秀大学生夏令营“名师讲堂”在农生环A座216顺利举办,此次名师讲堂由“浙江大学研究生培养政策解读”和两场学术报告组成。
首先,浙江大学研究生院培养处处长——叶恭银教授为同学们解读“浙江大学研究生培养政策”。叶恭银教授首先用一系列的数据为营员们展现了近三十年来中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状况,既有纵向历史沿革的介绍,也有横向对中外教育的比较,为在场的学子们廓清了研究生教育的现状及前景。之后,叶教授从招生类型、录取比例、考核制度、学费奖金等方面对浙江大学的研究生培养政策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解读,巨细靡遗。叶教授重点谈到,浙江大学自办学以来,研究生教育水平一直居于前列,并且不断改革,近年来率先实行以研究生招生资格确认替代导师资格制度,以充分发挥青年优秀教师的才能。农学院为支持研究生教育,设立了众多奖学金、助学金、助学岗位,以帮助学子完成学业,鼓励优秀学子。最后,叶教授以蚕蛹化成蝶为喻,期望众多学子能够在硕士、博士攻读过程中,不断提高自我,追求卓越,并且担当国运,做领导性人才。
经过短暂的场休,同学们回到会场,继续聆听张传溪教授带来的“稻飞虱基因的故事”。张传溪教授率领的团队近期在Nature杂志上发表了稻飞虱长短翅的基因控制开关研究成果,这也是这次学术报告的主题。张教授先从稻飞虱的生物特性出发,进而抓住长短翅分化这一特征,深入浅出,带我们领略了一个居于世界研究前列的团队对困扰学术界数十年的问题展开研究的过程,让即将进入研究生教育阶段的学子们提前了解如何进行学术研究。
接下来,茶叶研究所的王岳飞教授为大家做了题为《茶健康与科学饮茶》的主题报告。在报告刚开始,王教授为大家带来了一份小礼物——由茶叶研究所开发的“茶爽”含糖,让在座的同学们惊喜不已。王岳飞教授首先从大局着眼,指出茶叶已经进入3000亿产值、1000g人均消费量的黄金时代,并且增长速度仍然不断加快,茶叶产业是“快速发展,并且永不衰落的产业”。之后,王教授又从细微处着眼,为大家科普了茶的相关知识,对一些常见的与茶相关的流言进行了分析,带来了以茶为主角的知识盛宴。
两场讲座风格迥异,张传溪教授语言严谨客观,逻辑性强,将一个复杂的生命现象解释得清晰明白;王岳飞教授语言风趣幽默,时不时抛出的小故事活跃了会场的气氛,寓教于乐。这正是浙大包容的氛围,多样化的风格的体现,也是浙大“大不自多,海纳江河”的精神的外延。
相信通过名师讲堂的举办,来自五湖四海的优秀学子们对于浙大和浙大农学院都有了更深刻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