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19日下午,农学院院级第四期经济困难生教育实践项目(NSEP)立项答辩会在农生环A205党员之家顺利举行。立项答辩会由覃楠楠同学主持,共有六个项目参与答辩。
本次农学院院级NSEP项目的申报工作中筛选出的参与立项答辩的重点项目覆盖面广,涉及农学院学子学习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贴近学院实际,实践性和服务性强。并且每个项目都非常有特色,体现独到的创新性。
其中包括充分结合所学专业的“关于浙江省武义县开展有机茶生产模式的调研”和“以鲁中南部地区为代表的山东茶产业发展调研”,内容贴近学院学生工作、有助于优化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农学院研究生党支部特色文化品牌活动分类与分析”,致力于打造一支具有学院特色的微信运营团队、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师生的“农学院碧水青禾微信公众号的建设探索和管理优化”,以及直接和经济困难生资助工作和心理健康相关的“关于学院资助政策和资助形式的优化研究”和“关于农学院新晴讲堂——心理健康系列活动的探索研究”。
在答辩会中,各项目立项人都进行了充分的展示,向评审老师介绍了项目的目的、内容和价值,项目的特色与创新,以及项目的预期成果等。评审老师们在答辩过程中认真听取同学们对于各自课题的讲解,并就项目的细节进行询问,对每个项目都给出宝贵的改进建议。
本着“教育和资助相结合”、“以实践促发展”的资助工作理念,学校自2005年起推出经济困难生教育实践项目(后简称NSEP:Needy Students Education Project),支持以经济困难生为主体的教育实践活动,为经济困难学生了解社会、回报社会,锻炼组织和实践能力搭建平台,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积极响应校级NSEP的号召下,农学院院级NSEP项目今年也已开展到第四期。
相信各项目成员将充分利用这一平台,把握自我提升的机会,服务农学院广大师生,在完成这一项目的过程中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