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社会实践】关注弱势群体 送温暖 献爱心——记浙江大学农学院赴杭州儿童福利院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编辑:碧水青禾思政网 时间:2015-02-01 访问次数:406

    在浙江大学“风雨历程120载,感恩公益实践行”寒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推动和号召下,1月31日下午,农学院赴杭州儿童福利院小分队的成员们如期开展了以“关注弱势群体,送温暖,献爱心”为主题的公益活动,在春节来临之际为小朋友们送去温暖和爱心。

 


    杭州儿童福利院创办于1869年,距今已有145年的历史。该院主要收容杭州市区被家庭遗弃的18周岁以下的孤残弃婴(幼)儿和暂时困境的儿童(公安寄养),是一家集儿童养、治、教、康、置为一体的儿童福利机构。目前在册儿童400余名,收容的孩子99%是患有各类疾病(心脏病、唇腭裂、无肛等等)和各类残疾(智障“精神方面尤为严重”达60%以上、肢体残疾“脑瘫”达40%以上、还有其他残疾、视力问题等)。
    在工作人员的介绍下,成员们了解到该福利院的两大特色。一是寄养家庭。为了让孩子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关爱,从2000年开始,福利院在其旧址——余杭区瓶窑镇的几个村成立了寄养村,鼓励当地的村民们暂时收养和照顾福利院的孩子,同时配置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和寄养中心康复点,现在册的儿童中有将近100名孩子生活在寄养家庭中。
二是新苗学校。为保障福利院的孩子们能够公平的接受教育,1990年经市编委、市教委的批准,在院内创办了一所集幼儿早教、义务教育、职前训练、康复训练等于一体的特殊教育学校——新苗学校,这在全国儿童福利机构中尚属首例。
    福利院的硬件设施也十分完备,17幢江南园林式建筑单体错落有致,人性化设计的儿童食堂,配置齐全的图书室、音乐室、体育馆、康复教室、游乐场所等。在参观福利院的过程中,正户外运动的孩子们都热情地和成员们打招呼。通过与工作人员的沟通和协商,成员们也加入到孩子们当中,一起打羽毛球,玩老鹰捉小鸡等游戏。短暂的互动,拉近了成员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孩子们银铃般的笑声,如暖阳一般,抹去了冬日的丝丝寒意。

 


    由于冬季的天气原因,福利院的孩子们近日感冒频发,许多孩子处于隔离期,考虑到孩子们的身体状况和作息时间,此次实践活动很快就结束了。
一次简单的访问,一些小小的文具用品和药品,对于孩子们来说只是杯水车薪,他们需要社会各界更多的关注和爱护。活动结束时,成员们主动邀请福利院的小朋友们来参观浙大校园,并表示希望多参加福利院的志愿者活动,为关爱弱势群体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文/张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