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号上午,农学院赴江苏省红色教育基地社会实践团来到雨花台烈士陵园进行参观了解中国革命历史。雨花台烈士陵园,位于江苏南京中华门外雨花台,是新中国规模最大的纪念性陵园。烈士就义群雕、纪念馆和纪念碑是主要纪念性建筑。整个陵园苍松似海,翠竹成林。
自1927-1949年,雨花台是国民党屠杀中国共产党员和爱国人士的刑场,这22年中,约有10万革命志士殉难于此。邓中夏、罗登贤等烈士都在这里英勇就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缅怀革命先烈,在此建立革命烈士陵园。陵园包括雨花台主峰等5个山岗,景区分为南大门,广场,纪念馆,革命烈士纪念碑,群雕等等。
我们进入风景区,首先来到庄严的革命烈士雕像前,烈士群雕是用197块花岗石拼组而成的,雕像高10.3米,长14.2米,由党的工作者、知识分子、工人、农民、战士、学生等九位烈士形象组成,雕像充分表现了烈士们临刑前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浩然正气。在烈士们的注视下,我们凝视党旗,共同表达对我国的无比忠诚和对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的无限缅怀。接下来我们就从山路上去参观烈士纪念碑,纪念碑坐落在主峰峰顶,纪念碑高42.3米,碑体方型,宽7米,厚5米。正面镌刻邓小平手书“雨花台烈士纪念碑”8个金字。碑前立有烈士铜像,高5.5米,题为“宁死不屈”。底层平台两侧立有向革命先烈肃立致敬的群众石刻雕像。站在纪念碑前,我们都非常严肃的看着纪念碑,心中想起了革命烈士们为了创造今天的美好新生活,洒下了无数的热血,他们的生命虽然失去了但他们的精神却永远留在我心中。虽然陵园风景秀丽,但在这块埋葬着无数先烈的土地上,我们始终步履蹒跚,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在黑暗统治的腥风血雨中,先烈们表现出了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这正是我们今天要弘扬的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他们为了共产主义事业的献身精神和不屈意志,正是我们始终要树立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们为了民族解放事业,顶住各种威逼利诱和言行拷打,不惜牺牲自己的精神,正是我们要继承和发扬的革命遗志和远大理想。而后是纪念馆,纪念馆坐落在主峰南面的任家山上,平面呈向南开口的矩形结构,正门馆名由邓小平题写。墙外面及地坪贴铺花岗石,朴素庄严。但是由于今天是闭馆的时间,所以我们就没有进去参观纪念馆,最后我们又参观了忠魂亭,忠魂亭为雨花台烈士陵园区的终端建筑。“忠魂亭”三字由江泽民同志亲笔题写。忠魂亭前为“思源地”,两边为忠魂颂浮雕。看完了这些,我们就走出了烈士陵园,完成了这一次的参观学习。
我们要记住我们的历史不能忘记,光辉的历史是不朽的,英雄的鲜血是不能白流的,历史的长河里,闪耀着无比灿烂的精神光芒,继承、发扬、光大,是我们中华民族永不丢弃的遗产。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要用先烈的精神激励自己,鞭策自己,努力提高思想觉悟和政治素质,一切从我做起,脚踏实地,勤奋学习,为国家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实现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