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学生党员自身党性修养,在支部内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更好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扎实推进支部品牌创新建设。园林本科生党支部开展了“红色先锋访谈”系列活动,本期走访的红色先锋为邹先定教授。2014年6月6日上午,在支部书记陈祎翀的带领下,园林支部一行6人来到享有“小西湖”美称、全国高校环境最优美之一的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对原浙江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浙江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顾问、宣讲团团长邹教授进行采访。
我们带着事先在支部成员中收集到的困惑与问题,怀着敬仰之心与邹先生展开了交流,在邹先生娓娓道来的话语间,我们的问题被一一解答,支部成员均深受启迪,受益匪浅。
君子不器,功在不舍
采访开端,同学们向邹老师就目前学生群体中存在较为普遍的对所学专业及毕业前途的迷茫及科研学习中存在的功利心与浮躁情绪提出困惑。邹老师首先用农学院三位泰斗:吴耕民、沈宗翰、卢守耕勤奋求学的事迹激励我们要珍惜在校学习的好机会,在人生的这个阶段完成此阶段应该做的事。关于将来的出路选择,邹老师认为无论选择什么职业本质都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并始终和我们强调“君子不器”,大学培养的除了一个人的专业技能更是提高了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在激烈变化的社会中,面对自己所不熟悉的事物,应有敢于接受挑战的自信,应有志气有胆量,做一名有所担当的当代大学生,切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生总有几回搏,不要处处退缩,眼光要放远一点,不要被眼前表面的出路选择所困”,邹老师如是说。邹老师还将自己悬挂在自家墙上最喜欢的一句话——“功在不舍”与我们共勉,并谦虚地说:“我就是驽马。跑步也功在不舍,做学问也功在不舍,一生都以功在不舍勉励自己。”让我们明白“功在平时、功在不舍,千里方可至”的道理,机遇也自然会降临到那些不懈努力的人身上。
在当前社会大环境比较急功近利的情况下如何独善其身这一问题上,邹老师认为克服浮躁心理,关键在于自身修养。“靠学校制度的规定,使整个风气得到调整,需要时间。就个人而言,我们不应该急功近利,只有扎扎实实学来的才是自己的。不能实用主义,不能对自己有好处的就干,对自己没用的就不干。其实,从辩证角度来讲,对自己没有好处的东西是最大的好处,对自己没有用的东西是最有用的东西。‘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善是儒家的最高境界,‘知止而后有定’,有了‘善’之后内心就定了,我们现在内心很不定,因为个人的私‘利’在驱动我们,不是‘善’在指引我们。动物的本能是趋利避害。但作为人,他有思想、有情操、有意志、有理想,这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都是古人告诉我们的道理,恐怕在21世纪同样适用。”邹老师引经据典,和我们探讨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普遍困惑。
严以律己,锤炼自身
作为一名学生党员,我们的身上担负着更大的使命与责任。如何坚定自身政治立场,保持自身思想上的纯洁性与先进性,弘扬清正廉洁之风,邹老师同样给出了两点建议。
首先,学生党员应以更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接受挫折,磨练自身意志。邹先生语重心长地说道:“人生总有酸甜苦辣,要学会接受它,磨练它。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要做好遇到挫折的准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意志是磨练出来的。我也是坎坎坷坷一路走来的,坚持不是机械地每天坚持,坚持是落下后还能继续坚持。作为一名学生党员,更应经得起锤炼与挫折的考验,年轻时多受点挫折,都是历练,都是财富。”邹老师还将自己年轻时的亲身经历与我们分享:花心血写书的经历,参军的经历,战友投稿的经历等,再三鼓励我们说:意志的磨练是会一直累积的,它们都将内化成一个人坚毅的品格。学生党员应有志向,把每一次失败的经历都当作财富。邹老师还提到了自己坚持多年锻炼身体的好习惯,并饱含深情地说:“养其身为有所为也,是为了在国家需要的时候献出自己的生命。”让我们这些作为后辈的学生党员深受感动与鼓舞。
其次,邹先生教导我们学生党员在思想信念上应切实注意:第一,始终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要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坚定不移跟着共产党走。第二,道德底线不要触犯,不要因为一点小利,物质上的欲望,而丢弃了道德。现在的我们都是一张白纸,白纸上要写好的东西,历史都是自己写出来的。始终要有自己的信念,自己的道德约束,自己的修养。就算没有党组织的教导、外界的提醒,自己也要时时刻刻修身养性,严格要求自己。要看到党内的腐败分子毕竟是少数,多数党员都在默默无闻地奉献自己。加入共产党,不是为索取,而是作奉献。我们在党旗下宣誓后要以始终以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把自己的生命献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当中去。作为农学院的学生党员,应该继承发扬农学院革命的光荣传统,向于子三烈士学习,追求真理,奋不顾身;向陈子元院士学习,献身农业服务人民。应该懂得坚持真理,保持党员应有的操守与方向。”党员的清正之风如何树立,在邹老师的谆谆教诲中变得思路清晰。
团结互助,共同进步
最后,邹老师还就学生党员如何带动周围普通同学共同进步的问题和我们进行探讨。短短20个字便使我们豁然开朗,有了行动的目标和方法:“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友善之心,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十分及时,让我们牢记时时不可脱离群众,不要因为自己是学生党员而沾沾自喜,而觉得有一种优越感,自视甚高而与周围同学格格不入,应看到各位普通同学身上的闪光点,在互相学习中共同进步。学生党员作为学生中的先进分子,应该起到引领带头作用,通过严格要求自身,提高自身修养,感染带动群众共同进步。要时刻记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时刻心存友善,时刻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用自身的正能量感召普通群众主动向党组织靠拢,起到党员辐射带头作用。邹先生以此作为了此次先锋访谈活动的结束语。
本次访谈活动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告一段落,在场的每一位支部成员都收获满满,感触良多。邹先定教授让我们懂得: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时刻明白自己在学生时代应该完成的事,以不舍之功不断前行;作为一名学生党员,我们应该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不断锤炼自身,带头在支部内树立清正之风与凛然正气;作为学生群体中的先进分子,我们应该常怀友善之心,辐射周围普通同学促进学风建设,与同学共同进步。访谈活动圆满结束,作为我们园林本科生党支部“访红色先锋,树清正之风”先锋访谈系列活动的第一次活动,为后续系列活动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支部后期拟将先锋系列访谈内容整理成展板形式,在学院展出。使先锋系列访谈活动能够辐射更多同学,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把党建工作落到实处,使支部品牌建设工作得以稳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