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3日,伴着秋日清晨的习习微风,踏着愉快周末的轻盈步伐,作物所第一党支部全体党员等一行16人来到了被称为“收藏珍宝的盒子”的良渚博物院,共同经历了一次文化体验之旅。
从紫金港校区沿着古墩路往北骑,取道大路直走便来到了良渚这片宁和之地。作为“中华文明之光”的“良渚文化”发祥地,良渚文化是环太湖流域分布的以黑陶和磨光石器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其发源距今已有5000多年,印证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传奇。坐落在美丽洲公园内的良渚博物院更是良渚文化的有力传播载体,从2008年开始正式向公众开放,展现出沉眠地下千年被重新挖掘蓬勃而出的灿烂历史文化底蕴。
沿着美丽洲公园的石子路,支部成员走进了造型别致的良渚博物院,大家被博物院现代唯美的设计感所惊叹,更为馆内万千珍藏所吸引。从外形上看,博物院酷似玉琮,很好地契合了良渚文明中的玉文化;白玉色的墙体高大耸立却并不突兀,馆内依水池建立了四方走廊,可容纳百人在观赏之余稍作休憩,外圆内方的布局更是体现出对中华文化理解的匠心独具。展馆一楼设置了涵盖前厅和尾厅在内的三大主展区。以“良渚文化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为展览总主题,分别陈列着“发现求真”、“良渚古国”和“良渚文明”三大内容,诠释着良渚文化的发展历程。馆内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大小不一、形状迥异的玉制品,只见在博物院入口,金色的巨形玉琮便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似乎在暗示着即将走进玉文化古国。果不其然,在随后的观赏中,我们有幸看到琮、璧、钺等大量良渚时期的玉器,彰显出玉在良渚文明中的重要地位和在中国的巨大影响力。此外,因为良渚文化的发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期间考古学家所作出的努力也在展区中通过雕像模拟、古国复原等形式进行展现,让大家进一步了解了良渚文化的发源,及其对中国文明形成的重要历史地位。
我们一路感怀由良渚文化所镌刻下的历史足迹,一路沉醉在璞玉掩映的光坏中不胜惊喜,这是一种对中华文化热爱的深刻体验,这是一场文化与艺术交融的视觉盛宴。此次良渚博物馆之行,是作物所第一党支部换届以后第一次实践活动,在浓厚的文化感染下,我们有理由相信支部成员将更有信心迎接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