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胡萝卜素是影响番茄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的重要因子。近年来,汪俏梅教授课题组在番茄类胡萝卜素代谢和品质调控研究中取得了系列进展:提出二氧化碳加富是促进类胡萝卜素积累,改善设施栽培番茄色泽晦暗和风味品质下降的有效措施(Food Chemistry,2014, 153: 157-163);阐明了新型植物激素JA以独立于乙烯的途径促进番茄红素合成的机制(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2012, 63: 5751-5761),以及BR信号转导的重要组分BZR1通过调控GLK2基因和促进质体发育改善番茄风味品质的机制(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2014, 12:105-115)。这些研究深化了人们对类胡萝卜素代谢调控网络的认识,有助于更好理解乙烯之外的其他植物激素在类胡萝卜素合成和品质形成中的功能,在通过化学调控和遗传工程手段改良番茄品质的实践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研究工作引起国内外同行的关注,今年,汪俏梅教授应邀在Cell子刊《Molecular Plant》(2015, 8: 28-39)发表相关的综述论文“Regulation of Carotenoid Metabolism in Tomato”,提出了以信号互作和转录因子为中心的番茄类胡萝卜素代谢调控网络,以及通过栽培手段、环境因子控制、化学调控和遗传工程等方式调控类胡萝卜素代谢和改良番茄品质的有效途径。因其出色的科研成果,汪俏梅教授被Nature子刊《Scientific Reports》聘为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