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介绍


    浙江大学农药与环境毒理研究所在农药学学科为浙江大学国家重点学科植物保护学的二级学科,具有农药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

     1952年,原浙江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开设了植物化学保护课程,1970年原浙江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成立校级农药研究小组,攻关研究西力生()残留分析技术,1973年受农业部委托开始主持全国农药残留协作组工作,为国家第一批农药安全使用标准的制定提供了大量科学依据。1980年起承担了六五国家科委重点攻关项目,通过在浙江省建立农药生态毒理试验基地,对六六六、呋喃丹、甲胺磷、叶青双等稻田主要农药品种的系统研究,为科学评价农药残留行为及其毒性对农业生态环境、农产品安全及人体健康的影响进行了探索与实践,成为国内农药残留及生态毒理研究方面著名的学术研究单位之一。1989年原浙江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成立农药环境毒理研究所,自1999年起,更名为浙江大学农药与环境毒理研究所。近二十年来,逐步开展了农药生态毒理学、农药应用技术、农药免疫化学、农药污染生态化学等多方面的研究。

     农药学科现有教授6人、副教授7人,博士后2,全部人员均具有博士学位和海外访学或求学等经历。实验室面积1600余平方米,仪器设备资产3000余万元。近五年,学科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课题、973子课题、863课题、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省重大项目、省部级其他项目以及重大横向项目等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其中SCI论文115),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与美国哈弗大学、杜克大学、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康奈尔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英国南安普顿大学、比利时根特大学、荷兰瓦赫宁根大学、日本北海道大学、奥地利格拉茨技术大学、乌兹别克斯坦国家科学院等国外科研机构建立了实质性合作关系,开展包括共建联合实验室、人才互访、研究生联合培养、科研项目联合攻关等实质性合作,并与拜耳、陶氏化学、巴斯夫、先正达等跨国公司开展了广泛的合作研究。

     浙江大学农药与环境毒理研究所愿与国内外同行精诚合作,携手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