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教师徐礼根参加“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纪念大会暨荒漠化
防治国际研讨会”并作报告
6月17日,第25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纪念大会暨荒漠化防治国际研讨会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召开,大会主题为“人才、科技、绿色、共享”。来自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400余名代表分享了土地可持续管理的理念和实践,探讨了科学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共同为解决全球荒漠化问题研究对策、贡献智慧、分享经验、凝聚力量。
我所教师徐礼根在“创新防沙治沙技术,推进沙区生态修复”专题研讨会上作了“利用沙漠地貌实施拦沙阻沙、护带护路新技术”的报告,分享在防沙治沙领域的“浙大技术”和“中国智慧”。
徐老师介绍的新技术指的是“利用沙漠地貌设置沙障防治道路沙害技术”,它科学应用风沙流运动原理和沙丘蚀积规律,基于以沙固沙的思路,把流动沙丘顶部的高度与网笼沙障相结合,使流动沙丘变成沙障,构建网笼沙障拦沙坝,防治道路沙害模式,从而减少了风沙危害,达到了控制流动沙丘危害的目的。
会上还展示了项目组在乌兰布和沙漠公路S315省道、临策铁路等沿线施工了悬袋形高立式拦沙网沙障拦沙固沙样板工程,使流动沙丘从向前移动,改变成了向上堆高,坝顶沙障不但固定了流动沙丘,而且将整个流动沙丘变成了拦沙坝,取得了明显阻沙固沙效果,施工段道路沙害得到有效防治,确保示范段公路、铁路畅通。
项目已取得授权专利25项。应用该技术防治道路沙害使用简便、快速、高效,大幅度降低了拦沙固沙工程的成本。
去年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组织相关专家,在呼和浩特对浙江大学和内蒙古沙产业草产业协会完成的“利用沙漠地貌设置沙障防治道路沙害技术”进行了科技成果鉴定。认定该项技术在利用网笼沙障构筑拦沙坝技术防治道路沙害方面具有创新性,在悬袋网沙障设置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报告引发了与会代表的强烈兴趣,已有多家单位要求合作推广此项新技术,为人类造福。
(园林研究所徐礼根2019年6月25日)